濤哥的擔心讓四兒深有感觸,他頻頻點頭,表示完全認同濤哥的觀點。四兒回憶起他們最初的合作,感慨萬千地說道:
“我們原本是由三個人發起的合作,其基礎點就是傳承大愛,以公益為本,倡導樂捐互助,大家齊心協力。”
我們的初衷是美好的,希望通過這樣的方式來傳遞愛心,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為了實現這個目標,我們四處奔走,最終感召到了一位善良的房東,房東被我們的理念所打動,免費提供了一個場地給我們使用。
就這樣,四個人開始了為期一年的合作。在這一年裡,我們共同努力,克服了許多困難,也取得了一些成績。然而,好景不長,由於其中掌握著賬款的黃老師,開始無理取鬨,不僅惹惱了房東,還耍賴不願意公平地分享賬目。
這種行為讓其他人感到非常失望和憤怒,他們無法接受這樣的不公平待遇。最終,四人組因為這個問題而分道揚鑣,原本美好的合作也以失敗告終。
不過,在與羅老師近一年的相處過程中,我逐漸發現他具有一種獨特的性格特質——佛係。他心地善良,口頭上總是和和氣氣的,而且對很多事情都不太計較。這種隨和的態度使得我們之間的合作非常愉快,於是我們決定繼續合作下去,並在這個基礎上進一步發展。
為了適應世俗的需求,我們新的按摩店開始收費經營。這樣做不僅可以讓客人清楚地了解消費情況,也能讓他們在接受調理時感到更加安心和滿意。
為了避免內部不必要的猜忌和矛盾,我們決定采取一種賬款分立的管理方式。就像是會計和出納的職份。具體來說,我負責賬目管理,而羅老師則負責資金的收支。這樣一來,每個人都能明確自己的職責,減少潛在的衝突。
在日常工作中,我們儘量不去計較一些瑣碎的事情,對於一些小問題選擇裝糊塗。但是,當遇到重大問題時,我們會認真分析對錯,以確保決策的合理性和公正性。畢竟,雖然不能做到讓所有人都滿意,但隻要我們問心無愧,也就足夠了。
不過,正如你所說,羅老師在處理事情時確實有時會顯得有些隨意和任性。就在這兩天,我才真正領教到了這一點。
他竟然不跟我商量就擅自做主,首先訂購了大量的乾薑,這讓我感到有些意外。接著,他又善心大發地采購了許多多餘的溫敷袋,這無疑增加了我們的成本。
更讓人意想不到的是,他還對個彆客人給予了特殊的優惠待遇,而且沒有事先與我打聲招呼,那人續卡時險些鬨出誤會。這種缺乏合作商量的溝通意識實在是讓人有些頭疼啊!”
濤哥好像突然察覺到了這件事情中存在的一些破綻,他眉頭微皺,若有所思地說道:“羅老師第一次給個彆客人提供特殊優惠的時候,你的賬單上難道沒有顯示出來嗎?
如果你沒有察覺到這一點,那麼隻有兩種可能性:要麼是羅老師自己掏錢補上了這個差價,要麼就是他雖然收到了錢,但是卻忘記把這筆款項記錄在賬上!
當然,這隻是我的一種猜測而已,具體情況如何,還需要你自己多加留意才行啊。”
話音未落,濤哥便迅速站起身來,他稍稍整理了一下衣服,接著大聲說道:
“我還有些事情要去財險公司處理一下,那裡有兩個保單出了點問題,我得趕緊過去看看。剛剛是,我在路上正好會碰到羅老師,所以就順便過來探望一下。這會兒我去跟他打個招呼,然後就直接走啦!”
就在這個時候,羅老師也剛好完成了對那位客人的按摩服務。他聽到了濤哥的話,立刻抬起頭來,麵帶微笑地回應道:
“你這難得遇到,多聊會唄。你真的要走,我們也不便強留!”
接著,羅老師和四兒一起站起身來,走到門口,將濤哥送出店外。他們站在門口,微笑著向濤哥揮手道彆,濤哥也微笑著回應,表示知道了地方,有空再說。
送走濤哥後,羅老師和四兒緩緩地回到店裡,店內的燈光柔和而溫暖,仿佛在歡迎他們的歸來。他們稍作休整,便開始準備迎接下一批客人的到來。
四兒一邊整理著桌上的物品,一邊彆有意味地對羅老師笑說:“你剛剛按摩的那個客人續卡的數字可真搞笑啊,偏偏湊成二百五!”
羅老師微笑著回應道:“是啊,那位客人其實也是一位調理師呢,他來我們這兒辦卡也算是一種捧場吧,所以就多給他優惠了50元。可能是當時店裡人太多了,有點忙亂,我就不小心給拖了一下,忘記了上賬。回頭補上一筆。”
正當他們談論著這件事時,店門被輕輕推開,寧姐走了進來。寧姐是店裡的午餐主廚,她總是充滿熱情地和大家打招呼。一進門,她就像一陣春風一樣,給店裡帶來了溫暖和活力。
緊接著,房東的妹妹也來到了店裡。她是來幫忙的,一進門便開始忙碌起來。她幫忙整理了一下店內的物品,擺放得井井有條,然後就迅速投入到協助羅老師和四兒接待客人的工作中。
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多的客人陸續登門。店裡頓時熱鬨起來,大家都忙碌地為客人提供服務。
羅老師和四兒在按摩室裡忙碌著,寧姐則在前台負責接待和安排客人。房東的妹妹則在一旁幫忙遞薑水、拿溫敷袋等,整個店裡呈現出一片緊張而有序的工作氛圍。
午飯時間到了,大家圍坐在餐桌旁,享受著寧姐精心烹製的素食美味。桌上的菜肴色香味俱佳,讓人垂涎欲滴。
大家一邊品嘗著美食,一邊開心地談論著各自關心的話題。房東的妹妹突然說道:“你們知道嗎?用酵素來打掃衛生,清除汗味和黴味效果特彆好!”
寧姐聽了,眼睛一亮,說道:“哦?真的嗎?那我們也可以試試製作酵素啊。”
“是啊,”房東的妹妹接著說,“而且酵素還很環保呢,可以減少化學清潔劑的使用。”
寧姐點頭表示讚同,然後若有所思地說:“對了,我們的素食午飯雖然收費低廉,但還是略有盈利的。我在想,我們可以用這份盈餘來采購一些製作酵素的材料,這樣既能環保,又能節省開支。”
羅老師聽了,也覺得這個主意不錯,他笑著說:“好啊,這樣一舉兩得。不過,製作酵素需要一些容器,我們放在哪裡呢?”
大家紛紛思考起來,四兒突然靈機一動,說道:“我想到了!樓梯下麵不是有一塊空間嗎?我們可以在那裡放置幾個大的酵素桶,這樣既不占地方,又方便取用。”
“嗯,這個主意好!”大家都表示讚同。
於是,大家開始討論起具體的實施計劃,氣氛熱烈而愉快。
經過眾人一番商議後,最終決定讓四兒給原房東蘭女士打個電話,請她幫忙聯係一下廠家,讓廠家送過來十個重量為120斤的食品級塑膠桶。這些塑膠桶將被用於製作酵素。
具體的製作工作則由寧姐和房東的妹妹負責。她們計劃製作一噸不同種類的酵素,其中包括用玫瑰花瓣和蜂蜜水製成的美容酵素、用何首烏、皂角和紅糖水製成的護發酵素、用鬆針蜂蜜水製成的食用酵素,以及用各類果皮和蔗糖製成的環保酵素。
製作好的酵素不僅可以供大家自己使用,還可以對外向客人出售。而且,在網上也能夠輕鬆買到合適的包裝瓶,方便將這些酵素進行包裝和銷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