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默全神貫注地傾聽著,他的眉頭隨著話語的深入逐漸舒展。他的思緒飄回到爺爺離世的那一天,那是一個令人心碎的場景。當時,他的姑姑悲痛欲絕,淚流滿麵地哭訴道:“爸就是放不下咱們,走得不安心啊。”
那時的陳默,年紀尚小,對於生死之事還懵懵懂懂。他無法理解姑姑所說的“放不下”究竟意味著什麼。在他的認知裡,人一旦離去,便與這個世界再無瓜葛,又何來“放不下”之說呢?
然而,如今聽了四兒的一番話,陳默心中的某個角落似乎被觸動了。他開始重新審視姑姑當時的話語,突然意識到,也許姑姑所說的“放不下”,並非僅僅是指爺爺在生前對家人的牽掛,而是一種更為深刻的情感紐帶——爺爺的靈魂依然心係著家中的每一個人。
這個念頭如同一道閃電劃破夜空,讓陳默對死亡和親情有了全新的認識。他仿佛看到了爺爺的靈魂在另一個世界默默地守護著他們,那份深深的眷戀和不舍,穿越了生死的界限,依然存在。
“然而,這僅僅是我個人的一些見解罷了,當然,還有這個比喻,”四兒稍稍停頓了一下,然後又輕聲補充道,仿佛生怕自己的話語會給彆人帶來一絲一毫的壓力。他的語氣異常輕柔,完全沒有一點想要將自己的觀點強加於人的意思。
四兒接著說道:“你們大可不必把這些話太當真,權當是我們之間的一場閒聊吧。畢竟,對於這樣的事情,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看法和理解,正所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嘛。”
陶素嘴角微揚,露出一抹淡淡的笑容,她緩緩地從按摩床上坐起身來,輕柔地活動著自己的肩頸部位。隨著她的動作,隻覺得之前那緊繃的筋絡像是被解開了一般,渾身都輕鬆了許多。
她轉頭看向陳默,眼中閃過一絲興致勃勃的光芒,緩聲道:“我反倒覺得這個比喻挺貼切的呢。你想想看,咱們在做陶藝的時候,不也常常會有類似的感覺嗎?”
陳默聞言,不禁好奇地看了過來,追問道:“什麼感覺呀?”
陶素稍稍思索了一下,然後解釋道:“就是在捏坯的時候呀,有時候你心裡明明想著要捏出一個圓潤的形狀,可那泥土在你手中不停地轉動著,轉著轉著,不知怎的就變成了一個橢圓形;還有的時候,你本打算畫一朵嬌豔的花朵,可當筆落下的瞬間,卻畫出了一片翠綠的葉子。”
陶素伸手摸了摸窗台上的陶瓶,指尖劃過瓶口的紋路,“我總覺得,那不是我自己在控製,好像有個什麼東西在順著泥土的性子走。有時候燒好的陶藝,我看著它,會覺得裡麵有股‘氣’,跟我自己的氣是連著的——你說,那算不算陶藝的‘靈魂’?”
陳默想了想,點點頭:“還真有這種感覺。上次幫你燒一個杯子,本來窯溫沒控製好,我以為肯定要裂了,結果開窯的時候,杯子好好的,就是杯口多了道細細的釉色紋路,比你原本設計的還好看。我當時就覺得,好像那杯子自己不想裂似的。”
四兒聽著他們說話,臉上露出了笑。他收拾好精油瓶,給兩人倒了杯溫熱的陳皮茶:
“其實不管是人,還是陶藝,甚至是路邊的一棵樹,一朵花,都有股‘靈’在裡麵。不是說非得有個看得見摸得著的‘靈魂’,而是那種‘能知能覺’的氣——樹能向著陽光長,花能順著季節開,人能跟著心走,這些都是‘靈’的樣子。”
陳默端起茶杯,喝了一口,陳皮的清苦混著茶香在嘴裡散開。他想起那個問他“人有沒有靈魂”的小女孩,當時他覺得這問題太荒唐,可現在想想,小女孩要的可能不是一個“有”或“沒有”的答案,而是想知道,那些離開的人,是不是還以另一種方式“活著”。
“四兒老師,”陳默放下茶杯,眼神比剛才亮了點,“要是下次那個小女孩再問我,我能不能跟她說,靈魂就像風一樣?看不見,摸不著,可你能感覺到它——春天吹過的時候,你能聞見花香;夏天吹過的時候,你能覺得涼快。那些走了的人,他們的靈魂就像風,有時候會輕輕碰你一下,讓你想起他們。”
四兒笑了,點點頭:“當然可以啊。每個人對‘靈魂’的理解都不一樣,重要的不是答案對不對,而是你願意帶著敬畏去想這件事。就像你爺爺,他雖然走了,可你想起他的時候,心裡還是暖的,那就是他的‘靈’還在陪著你。”
陶素嘴角上揚,露出一抹淡淡的笑容,她輕盈地站起身來,伸手拿起放在一旁的外套,動作優雅地將其披在身上。
“今天這按摩真是太值啦!不僅身體得到了放鬆,還能和你聊這麼多有趣的話題。”陶素的聲音中透露出一絲滿足和愉悅。
她轉身看向陳默,眼中閃爍著光芒,繼續說道:“陳默啊,下次如果你再為這種問題糾結不休,不妨就像今天這樣,來四兒這裡找我。咱們一邊享受著按摩的舒適,一邊暢談,肯定比你一個人在那裡胡思亂想要好多了。”
陶素的話語中帶著一種親切和關懷,仿佛她已經將陳默視為可以分享心事的好友。
陳默連忙點頭:“好啊,下次我還來。對了四兒老師,我下次能不能把我做的小陶藝帶來給你看看?”
“當然好,”四兒送他們到門口,看著兩人的背影消失在巷口,陽光把他們的影子拉得很長,“慢走啊,下次再來。”
關上門,屋裡又恢複了安靜。四兒走到窗台上,摸了摸那個陶製精油瓶,指尖傳來溫溫的觸感。他想起剛才聊的“靈魂”,其實哪有那麼複雜?不過是對生命的一點溫柔感知——知道活著的時候要好好疼自己,知道離開的人還在心裡,知道手裡的每一件東西都藏著點“靈”,這樣就夠了。
他拿起水壺,又給多肉澆了點水。葉片上的水珠在陽光下閃著光,像是有了生機。四兒看著它們,輕輕笑了——這世上的“靈知”,從來都不在書本裡,就在這些看得見摸得著的生活裡,在你跟人閒聊的一句話裡,在你摸過的一塊陶泥裡,在你心裡那點舍不得的牽掛裡。
喜歡求佛記請大家收藏:()求佛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