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有一個就是李儒,這個該死的毒士!
董卓乾出來的事,多多少少都有他在背後摻和的影子!
待將來除掉董卓,第一個死的必須得是李儒!
至於最後一個,則是蔡邕。
沒錯,就是這位名滿天下的大儒。
王允以前對於蔡邕是感到同情與敬重的,畢竟他遭遇了十常侍的迫害,險些家破人亡。
尊敬的則是蔡邕所做的貢獻,他修經學、書法、史書,更為不少公侯巨卿留碑銘,是一個上受公卿,下受學子皆敬仰的儒道巨擘。
可後來,這個蔡邕,竟然為了名利站隊董卓,為董卓出謀劃策,提供人才!
簡直羞與此人同朝為臣!
在王允的心中,蔡邕現在已經是十惡不赦的逆臣,是董卓禍亂天下的幫凶,日後必須為國賊陪葬不可!
其實蔡邕的心中是如何想?
他當然知道董卓一但失勢後,自己會麵臨什麼。
不過這些並不重要。
董卓對自己有再造之恩,若非是他,自己早就餓死在了某個天寒地凍的夜晚。
那時因得罪十常侍遭受迫害,誰又真正的幫住自己脫離困境了?
最後就連他自己都想不到,會是董卓救了自己。
蔡邕是一個無比純粹的人,他隻知道要做出學問,要為後人做出貢獻,要知恩圖報。
且不論董卓是出於何心對自己伸出援手,關鍵是隻有他伸出了手,這就夠了!
在曆史上董卓被殺,曝屍於鬨市之中,遭受萬人唾棄,唯有一個人伏在他的屍體上痛哭流涕!
這個人就是蔡邕。
結果也顯而易見,王允當即將蔡邕下了大牢,並在獄中安排人將其縊死,以發覆麵。
從某種方麵來說,蔡邕是個固執己見的人,但他的為人也足夠純粹,受人敬重。
“罷了罷了,在開戰時擾亂後方,依著現在的條件,恐怕難以完成啊!”
“不過這最後一件事,倒是有可能。”王允經過深思熟慮後,決定將所有的心思全部用在呂布身上。
畢竟在董卓清除了眾卿家的多餘人員之後,他們確實沒了作亂的能力。
作亂,最缺的就是人手,現在顯然沒辦法了。
“呂布……呂布……嗯……讓老夫好好想想……”王允不停地撓著頭皮,回憶起自呂布入京以來所做的事情。
首先,貌似自從呂布入京,都一向低調做人。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