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電影緩緩落下帷幕,整個村廣場上一片寂靜,但在場每一位觀眾的心卻如波濤洶湧般久久難以平複。他們被影片中的情節深深震撼,仿佛身臨其境一般感受著那份激情與豪邁。
坐在角落處的王二娃瞪大了雙眼,嘴巴微張,滿臉驚愕地喃喃自語道。
“這,這竟然是我們的軍隊?”
那難以置信的表情讓人一眼便能看出他內心深處所受到的巨大衝擊。
這時,一個稚嫩而又堅定的聲音打破了短暫的沉默。
隻見一個小男孩緊緊拉住媽媽的手,抬頭仰望著媽媽,眼中閃爍著光芒,充滿向往地說道。
“媽媽,以後我長大了一定要當一名保家衛國的軍人!”
孩子的話語雖然簡單直白,但其中蘊含的決心和勇氣卻令人動容。
母親溫柔地撫摸著孩子的頭發,微笑著鼓勵道。
“好孩子,隻要你努力學習、不斷成長,將來一定可以實現自己的夢想,成為保護媽媽、保衛國家的大英雄。”
聽到媽媽的話,小男孩用力地點點頭,大聲應道。
“嗯!”
就在這一刻,一顆名為理想的種子已悄然在孩子幼小的心靈深處生根發芽。
而這所有的一切,其實都源自於張揚精心策劃的一場“無聲教育”。
他深知,想要真正改變一個民族的精神麵貌,提升其自信心並非易事。
因此,他選擇以這種潛移默化、潤物細無聲的方式來激發民眾內心深處對於祖國的熱愛以及對自身力量的認同。
張揚堅信,唯有如此,經過數代人的不懈努力,這個擁有悠久曆史和燦爛文化的偉大民族才能徹底擺脫懦弱與自卑的陰影,昂首挺胸地屹立於世界之林,展現出屬於華夏民族獨有的魅力與風采。
1911年3月。
櫻花島,這座曾經繁華美麗的島嶼,如今卻被一片陰霾所籠罩。
"將軍,情況危急啊!我們的糧食儲備已經瀕臨枯竭,無法再滿足國民的日常需求了。
目前,國內每天都存在著高達噸的糧食缺口。您想想看,咱們整個櫻花國擁有3800萬的人口,這麼多人每天對糧食的消耗量簡直就是一個天文數字啊!
過去,我們一直依靠對外貿易和輸出工業產品來換取糧食,從而維係國內的經濟運轉。
但是現在呢?由於那可惡的張揚對我們實施了封鎖,導致我們生產的工業產品根本賣不出去,而外國的糧食又無法順利運入島內。我們真的已經走到了生死存亡的邊緣!"
一名官員麵色凝重地向將軍報告道。
聽到這裡,將軍氣得暴跳如雷,他在房間裡來回踱步,嘴裡不停地咒罵著。
"八嘎!那個該死的張揚,都是因為他,才讓我們陷入如此艱難的境地!如果沒有他的封鎖,我們怎麼會落得這般下場!"
然而,在周圍人的眼中,這位將軍此時的憤怒隻不過是一種無能為力的宣泄罷了。
儘管心中充滿了憤恨與不甘,但形勢逼人,將軍深知不能坐以待斃。
於是,他咬咬牙,決定將這一嚴峻的情況如實稟報給櫻花國的皇帝陛下。
很快,皇宮內便召集了內閣大臣們緊急商議應對之策。
經過一番深思熟慮和激烈討論之後,內閣大臣們最終達成一致意見,在全國範圍內推行配給製度,以確保有限的糧食能夠得到合理分配。
實際上,早在張揚對櫻花島實施封鎖之際,這一製度就已然悄然啟動。
然而,最初的時候,該製度僅僅局限於借助國家戰略儲備來進行物資的分配與供給。
那些普普通通的平民百姓並未被納入此範圍之內。
與此同時,在各個地方都存在著一部分富有的人,他們的倉庫之中囤積著數量極為龐大的糧食資源。
即便封鎖持續很長時間,對於他們而言,日常生活也絲毫不會受到任何影響。
如今,隨著櫻花國皇帝下達的一道聖旨文書,情況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這些富人所擁有的糧食物資無一例外,全都遭到了無情的沒收。
如此一來,雖然在短時間內成功地化解了國內糧食短缺的燃眉之急,但卻不可避免地引發了一係列錯綜複雜的連鎖反應。
1911年6月。
在櫻花國內部,一場風起雲湧、規模空前浩大的抗議遊行正在如火如荼地展開著!
數萬名心懷憤懣的百姓如潮水般湧上街頭,憤怒地遊走於各條街道之間,他們齊聲高呼著口號,強烈要求政府歸還屬於他們的糧食。
這些民眾心中充滿了不滿和失望,因為他們一直堅信,自己每年辛勤勞動並按時向政府繳納大量稅款,可換來的卻是政府未能切實履行其應儘的保護責任。
尤為令人擔憂的是,東北行政區艦隊竟然長時間在櫻花國的海域肆意遊弋,這使得所有國內船隻不得不被迫停泊在港口之內。
時光匆匆流逝,轉眼已過兩年之久,那些曾經嶄新的船隻由於長期閒置,早已鏽跡斑斑,如同垃圾般被隨意停放。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