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2年5月。
《奉天日報》今日的頭版頭條格外引人注目,一篇來自夏威夷女王的請求協助信赫然刊登其上。
此消息猶如一顆重磅炸彈,瞬間在東北行政區掀起軒然大波,引發了民眾們的熱切關注和激烈討論。
在一間古色古香的茶館裡,幾張木質桌椅旁圍坐著幾名學生模樣的青年。
他們神情專注地翻閱著手中的報紙,口中不時交流著對於這條新聞的看法。
其中一名青年率先開口說道:“潤士兄啊,依我這麼多年來對華夏文化的潛心鑽研,咱們國家好像從來沒有占領過夏威夷島呀!可你看今天這奉天日報上卻明明白白地寫著,早在大明時期,夏威夷便已宣告成為華夏的海外屬地,實在令我感到困惑不已。”
潤士聽後,微微一笑,回應道:“濟深兄,這你就有所不知了!咱們華夏文明曆史悠久、博大精深,誰能確切知曉在大明那個時代,尤其是鄭和下西洋那段波瀾壯闊的歲月裡,是否曾經抵達過夏威夷島呢?
既然如今東北行政區言之鑿鑿地聲稱有此事,那想必就是如此了。要問原因嘛,那就隻能說是鄭和下西洋的時候去過嘍!”
潤士嘴角微微上揚,流露出一抹耐人尋味的笑容。仿佛他已然洞悉了政府此番舉動背後所隱藏的深意。
“可我還是有些不明白啊!那夏威夷不過是個小小的國家罷了,興許在偌大的世界地圖上麵找它都得費一番功夫呢,即便當年鄭和率領船隊浩浩蕩蕩地下西洋的時候曾經到過那裡,可這跟咱們現如今又能扯上啥關係呀?”
濟深依舊滿臉疑惑,他皺著眉頭,態度十分謙遜地向對方求教。
潤士瞧著濟深還是沒能弄清楚其中的關鍵所在,便輕輕揭開茶杯蓋子,伸出手指在茶杯裡蘸取了些許茶水,然後就在那張古色古香的茶桌上一邊比劃著,一邊耐心地講解起來:
“來,你看看,這裡代表的是咱們華夏大地,這邊則是美士蘭,而這個地方就是傳說中的夏威夷島啦。
要知道,從夏威夷島到咱們華夏可有八千公裡那麼遙遠呐;與澳士蘭之間的距離更是長達九千公裡;然而,和近在咫尺的美士蘭相比,就僅僅隻有三千七百多公裡而已。怎麼樣,這下子你有沒有看出點兒名堂來呢?”
濟深下意識地伸手摸了摸自己下巴上那幾縷稀疏的胡須,雙眼緊緊盯著桌麵上那幅由茶水勾勒而成的簡易地圖,整個人仿佛瞬間陷入了深深的思索之中。
過了好一會兒,隻見他的眼神突然一亮,像是捕捉到了某個重要線索似的,但卻又好像因為一時之間難以組織起恰當的語言去描述自己所想到的東西,隻能欲言又止地張了張嘴,最終還是選擇繼續保持沉默。
看到濟深仍舊在絞儘腦汁苦苦思索,潤士也並不著急,隻是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抹淡淡的笑容,靜靜地坐在一旁,沒有再多說一句話。
“潤士兄啊,依小弟愚見,身為一名軍官,若單從戰略地理這一方麵來分析,夏威夷島與美士蘭之間的距離顯然更為接近。
倘若咱們國家能夠成功掌控此島,並將其發展成為一處重要的戰略要衝之地,那麼在日後的戰爭或軍事行動當中,定然能發揮出超乎想象、令人意想不到的巨大作用!
再者說,從經濟層麵考量,這座夏威夷島完全有可能充當起一個關鍵的中轉站角色呀。
如此一來,來自東亞以及澳士蘭等地的各類物資,都可以經由這個島嶼順利地被輸送至美士蘭那邊去。
隻是小弟我思前想後,至今仍未參透其中究竟有著怎樣具體而顯著的效用和好處。所以嘛,還望潤士兄您不辭辛勞,為小弟詳細地剖析解讀一番可好?”
濟深滿含期待地看向潤士,言辭懇切。
潤士聞言,先是微微頷首,表示認同濟深所言不無道理,但緊接著卻又輕輕搖了搖頭,臉上露出一抹神秘莫測的笑容,緩緩開口道:
“濟深兄啊,有些事情猶如天機一般,實難輕易向外人道破。至於後續事態將會如何演變發展,咱們不妨靜下心來,暫且耐心等待,屆時自然會見分曉啦!”
說完,他便不再多言,隻留下濟深一臉疑惑地站在原地,暗自揣測著潤士話中的深意。
……
美士蘭白宮。
“謝特!這個張揚到底想乾什麼?他竟然敢宣稱鄭和下西洋時到達過夏威夷島,然後就聲稱這座島嶼屬於他們國家?
這簡直太荒謬、太無理取鬨了!難道隻要有人曾經踏上過一片土地,那這片土地就歸他們所有嗎?這和強盜行徑有何區彆!
如果按照這種邏輯,我們大航海時代也曾抵達過華夏大地,難道就能說整個華夏都是我們的領土不成?絕對不行,這種事情絕不能容忍!”
美士蘭總統氣得滿臉通紅,完全顧不得自己的形象,聲嘶力竭地厲聲怒罵著。
一旁的官員們噤若寒蟬,誰也不敢輕易開口。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