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玨踏入金鑾殿,一股莊嚴肅穆之氣撲麵而來。
他拱手行禮,朗聲道:“臣賈玨,參見皇上!”皇上龍顏大悅:“愛卿平身!朕聽聞你富可敵國,如今又為朝廷分憂,真是國之棟梁啊!”賈玨謙虛幾句,便直奔主題:“皇上,臣想革新學府,為大清培養更多棟梁之才!”他掏出早已準備好的改革方案,侃侃而談,從更新教育內容到改善教育製度,句句切中要害。
皇上聽得連連點頭,龍心大悅。
消息傳到國子監,如同在平靜的湖麵投下了一顆巨石,頓時激起千層浪。
嚴學士,一個迂腐的老學究,聽到這個消息,氣得胡子都翹了起來。
“豈有此理!這賈玨,一個商賈之子,也敢妄議學府之事?簡直是滑天下之大稽!”他立刻跑到朝堂上,指著賈玨的鼻子就罵:“你懂什麼叫教育?你懂什麼叫傳承?你這是要毀了大清的根基!”他搬出一堆老掉牙的教育理念,試圖反駁賈玨的新思想。
賈玨也不惱,隻是淡淡一笑。
“嚴學士,你說的那些,都是老祖宗留下來的寶貝,沒錯。但時代在變,咱們也得跟著變啊!難不成你還要學生們天天背四書五經,之乎者也,就能治理國家,打贏勝仗了?”賈玨這番話,說得不少官員都暗自點頭。
嚴學士卻更加惱火,“你…你…你這是強詞奪理!”他指著賈玨,手指顫抖,臉都憋紅了。
賈玨也不急,慢悠悠地從袖子裡掏出一本書,翻到其中一頁,說道:“嚴學士,你看這……”
賈玨不慌不忙,嘴角噙著一絲笑意。
他打開手中那本從係統兌換的《古代教育案例大全》,翻到其中一頁,指著上麵記載的北宋範仲淹創辦應天府書院的案例說道:“嚴學士,您說古人不懂變通?範仲淹創辦書院,廣納賢才,不拘一格,這才有了北宋的文壇盛世!您可知曉?”
嚴學士老臉一紅,支支吾吾地說:“這…這…老夫自然知曉,但這…這與現在的情況不同!”
賈玨又翻了一頁,指著上麵記載的明朝王陽明創辦書院,提倡知行合一的案例說道:“王陽明先生主張‘知行合一’,注重實踐,這與我提出的改革方案,難道不是異曲同工嗎?嚴學士,您莫不是讀書讀傻了,連這些都忘了?”
賈玨連珠炮似的拋出一個個古代教育改革的成功案例,聽得嚴學士頭暈腦脹,冷汗直流。
他原本以為賈玨不過是個隻會賺錢的商人,沒想到他對古代教育竟然也有如此深刻的研究。
這下,嚴學士徹底啞口無言,隻能站在原地,像個泄了氣的皮球。
大臣們看著賈玨侃侃而談,旁征博引,都對他淵博的學識和機智的應變能力暗暗稱奇。
朝堂上的風波暫時平息,但學府內的暗流卻開始湧動。
張景,一個在國子監混跡多年的老油條,深諳官場之道。
他明白,賈玨的改革一旦成功,自己苦心經營多年的權力體係將會被徹底顛覆。
於是,他聯合一些舊學府的教員,開始在學府內散布謠言,煽動不明真相的學生。
“你們聽說了嗎?賈玨要改革學府,以後咱們的學習模式都要變了!”“是啊,聽說以後還要學什麼算學、格物,這些東西有什麼用?還不如多讀幾本書呢!”“沒錯,改革之後,咱們的優勢就沒了,以後科舉考試怎麼辦?”
這些謠言在學生中迅速傳播,引起了一部分學生的恐慌和不安。
金少爺,一個典型的紈絝子弟,平日裡仗著家世,在學府裡橫行霸道。
他也擔心改革會觸及自己的利益,於是帶頭反對賈玨的改革方案。
他糾集了一幫狐朋狗友,在學府裡大肆喧鬨,甚至跑到賈玨的辦公室門口,叫囂著要他收回改革方案。
躲在暗處的翠兒,將這一切都看在眼裡。
她原本隻是學府裡的一個雜役,每天做著最苦最累的活。
她渴望改變自己的命運,而賈玨的改革,讓她看到了希望。
她決定暗中幫助賈玨,收集張景和金少爺等人的罪證。
賈蘭,賈玨的親戚,也是學府的學生,他目睹了這一切,心中五味雜陳。
他既對賈玨的改革方案充滿期待,又擔心改革會帶來動蕩。
他猶豫不決,不知道自己應該站在哪一邊。
傍晚,沈璃結束了一天的課程,正準備離開學府,卻看到賈玨獨自一人站在院子裡,望著天空出神。
她緩緩走過去,輕聲問道:“在想什麼呢?”
賈玨轉頭,看見沈璃,微微一笑:“沈夫子,你也看到了,這改革之路,道阻且長啊。”沈璃走到他身旁,眼神堅定:“玨哥她沒有照本宣科,而是將賈玨的改革方案娓娓道來,深入淺出地解釋了改革帶來的好處。“諸位學子,你們想想,如果隻會死記硬背,不懂得變通,將來如何能為國效力?”沈璃的聲音洪亮,眼神中充滿了對未來的期許,不少學生聽得入神,開始反思自己以往的學習方式。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