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typepubic\"\\3c\\dtdxass=\"ce1\"id=\"heading_id_2\"idx=\"\"第186章拾遺我不渡我(謝青山)\h1
你們之中有人說謊,戴上欺騙的假麵。
麵具之下,是人還是鬼?
……
謝青山一直都知道,自己活得不像個人樣。
不止是他,周圍所有人都活得不像個人。
“我也想進入天目。”
幼年時,他抬頭望著天目,發自內心的說出自己的願望。
那時,謝青山的願望很簡單。
吃一頓飽飯。
從有記憶以來,他就不知道什麼是飽腹。資源是匱乏的。
小時候謝青山一直以為,這世上所有人與自己一樣吃不飽飯。人生下來,就是為了挨餓的。
物力維艱。為了活下去,需要用儘自己的全部力氣。
而可以用儘力氣的前提是,有飯吃。
這如同一個怪圈,想要活下去,必須吃飯。想要有飯吃,必須用儘一切氣力。用儘一切氣力後,得到食物。
在饑餓之中兜兜轉轉。
小時候,謝青山認為人生的意義就是等待。
等待發放糧食。
這是人類的終極奧義。
發放糧食時,無人機會在頭頂飛過,先是一些價值不菲商品的廣告,而後才是領取食物的通知。
每一次聽到無人機的聲音,謝青山都會格外認真傾聽。
大多時候,廣告播放完畢,無人機會離開。極少時候,廣告之後會飛快說出發放食物的地點。
每到那時候,靠著牆邊曬太陽的謝無目總會站起來,提著自己編織的籃子出發。
謝青山總是跟在後麵,學著謝無目的樣子,蹣跚行走。
謝無目偶爾會回頭,假意要揍。
謝青山知道,爺爺不會揍他。
因為,爺爺沒有力氣揍他。
每一次領食物的地方都不同,需要走很遠的路,排隊很久很久。運氣好了,可以按人數領到糧食。運氣不好,排到自己的時候,糧食就已經發放完畢。
謝青山覺得,人活著需要運氣。不挨餓就是一種運氣。
排隊是謝青山最快樂的時候。
空氣中有食物的香氣。
穀物與木屑融合在一起,透著一股乾燥的甜香。
有時是麵包的邊角料,有時候是不知道哪裡收集的剩菜剩飯,有時候還會有甜水。
排隊時,人們的狀態總是輕鬆的。哪怕一些人已經在餓死的邊緣徘徊。
謝青山是人群裡年紀最小的,所有人都喜歡逗他。
“小孩兒,你吃過蘑菇嗎?以前樹林裡,山坡上是有蘑菇的。現在沒有了,除草劑連河裡的魚都能毒死,更彆提菌類了。”
謝青山聽得雲裡霧裡,眼裡透著清澈的愚蠢。
他沒吃過蘑菇。
也沒吃過魚。
不,也不對……偶爾發放的食物裡,會有一些沒吃過的食材,或許他吃過蘑菇,吃過魚,但他不知道。
謝無目從來不會教他分辨那些可望不可即的食材。
排隊的人,開始教謝青山唱歌。
“這是兒歌,我祖上傳下來的!你要好好記住。”
謝青山認真點頭,期待極了。
“和我一起唱,紅傘傘,白杆杆,吃完一起躺板板。躺板板,埋山山,親朋好友吃飯飯……”
謝青山睜大眼,好像聽懂了,又好像沒聽懂。
他擦了擦嘴角的口水。
“紅傘傘好吃嗎?”
這句話,引得周圍人哄然大笑。
笑著笑著,距離不遠的一個人就倒在了地上。
唱歌的那個人將餓死的人拉到路邊,回到隊伍裡,往前移動了一個身位。
謝青山看著不遠處躺著的人,骨瘦嶙峋,肚子卻大大的。人群裡有人說,這是饑餓引起的水腫。
那人歎道:“這世道,還不如死了呢。”
謝青山不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