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那十多個貧困生而言,王源無疑是他們命運的轉折點,給了他們一次重新書寫人生軌跡、選擇未來方向的寶貴機會。
正所謂“師者父母心”,在王源身上,這句話體現得淋漓儘致,讓人動容。
這種純粹而深厚的師生情誼,在後世那種逐漸趨於流水式、填鴨式的教育環境下,愈發顯得珍貴無比且珍惜。
這也是陳峰欽佩王源的地方,不過,他欽佩歸欽佩,卻不覺得自己要去學習。
確實!王源對學校、對學生!絕對稱得上是一名合格且偉大的人民教師。
可話說回來,王源對自己的家人公平嗎?
他是教師,可同時也是兒子、丈夫、父親,甚至可能是爺爺。
一個月六七十塊錢的收入,在這兒也算高收入了,明明可以讓家人過上相對優渥、舒適的生活。
哪怕他少資助幾個學生,哪怕不從家裡倒貼錢,哪怕……!家裡的日子也能寬裕些。
很明顯,王源秉持的是“先有國後有家”的理念和思想。
其實,陳峰並非不讚同王源的這種做法!
恰恰相反!他對王源這種以國家和他人利益為重的精神,從心底裡感到欣賞與敬佩。
隻不過,站在他自己的立場和角度來看,事情又有著不同的考量。
俗話說“先有國後有家”,可還有另一句話叫“先顧家再顧國”。
國是家的根基,家也是國的單元!
兩者緊密相連,不能簡單地評判誰先誰後,隻有協調發展、相互促進,才會有更好的局麵。
他和王源,雖然看待問題的角度、秉持的思想觀念以及行動方向上,都存在著諸多不同之處。
但他們最終的目標,其實都是為了讓這個社會、國家變得更加美好,更強大!可謂殊途同歸。
能說陳峰不愛國嗎?當然不能!
他在顧家的同時,也在為國家的發展貢獻著自己的力量。
雖然生意才剛起步,不也在拉動縣裡的經濟,帶動周邊百姓安居樂業嗎?
也彆質疑他,明明重生回來,知道那麼多高科技技術,為什麼不一股腦地獻給國家。
且不說怎麼向外界解釋這些技術資料的來源!
萬丈高樓平地起,凡事都得循序漸進。
正所謂“多大的肚子就吃多少飯”,若是貪心不足,妄圖一口吃成個胖子,最終隻會落得個“貪心不足蛇吞象”的下場。
基礎都不打好,光靠拔苗助長有什麼用?
就拿這次給何洋準備的半成品鎳鎘電池技術來說,他明明可以寫得更詳細、透徹!但他沒有。
因為真正的教育,不是簡單地將知識像填鴨一樣一股腦地塞進學生的腦袋裡!
這樣看似高效,實則會限製學生的思維發展與成長空間。
他希望何洋他們能夠通過自己的思考與探索,去領悟其中的原理,明白每一步操作背後的深層次原因!
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隻有這樣,他們才能真正掌握知識,將其轉化為自己的能力,實現可持續的成長與進步。
喜歡重生1982:倆個女兒萌爆了!請大家收藏:()重生1982:倆個女兒萌爆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