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老板!不知這訂貨的具體流程該如何走?”
說話的是位中年男子,本已交過押金隨著人流要往廠裡走,卻被先前那場鬨劇勾住了目光,此刻正駐足挑眉,眼中滿是好奇。
他對那一千塊的押金渾不在意,甚至打心底裡認同那句“連一千都拿不出,還來訂什麼貨”。
做買賣本就講究個實力,沒點本錢確實不該來湊這份熱鬨。
可方才陳峰那句“亂喊價、瞎起哄,最後吃虧的隻會是你們”,就比較耐人尋味了。
按常理說,訂貨流程再簡單不過:敲定數量,付了訂金,拿貨交貨,幾步就能辦妥。
可看這位陳老板的話鋒,分明藏著彆的章程。
陳峰見狀,客氣地伸出手:“還未請教老板貴姓?”
“免貴姓王,單名一個裡字,庚為表字。”王裡庚笑著抬手回握。
“王老板好。”陳峰頷首致意,隨即轉過身,目光掃過聚攏而來的眾人。
“想來王老板的疑問,也是諸位心裡的好奇。實不相瞞,此次訂貨,我們打算采用投標的形式——說簡單些,便是價高者得。
具體的規則和流程,等下投標開始前,我會給大家細細講清楚。”
話音剛落,人群裡頓時起了一陣低低的騷動。“投標”二字聽著新鮮,他們一時摸不著頭腦,可“價高者得”四個字,卻是再明白不過。
這群人裡,不少是改革開放後憑著一股子闖勁和精明頭腦,先一步在經濟浪潮裡站穩腳跟的,算是嘗過私營經濟甜頭的第一批人。
在各自的縣城、市裡乃至省區,多少都有些名氣,“萬元戶”“大老板”的頭銜背後,是藏不住的自豪與傲氣。
他們不遠千裡趕來,眼下彆說看貨,連廠門都還沒踏進去,就先遇上了“押金”這道門檻。
雖說對方明說了隻是進場資格,可心裡多少還是有點不舒服。
可這會兒聽到“價高者得”,反倒覺得這門檻設得有理——人家老板說得沒錯,萬一真混進些沒本錢的來瞎搗亂。
本來一萬能成的事,被他們喊到一萬多甚至幾萬,最後吃啞巴虧的不還是自己?
當然,也有一小部分人暗暗犯愁。
他們家底不算豐厚,一千塊押金掏得出,可“價高者得”四個字。
像座大山壓在心頭——真要比起來,怕是爭不過那些財大氣粗的主兒。
“陳老板,我看這入場資格定得好!不高不低,正好能篩掉些渾水摸魚的。”王裡庚率先點頭稱讚,語氣裡滿是認可。
緊接著,旁邊一位三十歲上下的男子也朗聲道:“陳老板,我叫吳長河,從y市來的。
你們廠的熱得快,我很看好!
我也覺得你說得在理,連一千塊都拿不出,還來訂什麼貨?純粹添亂!”
“就是!等下要是有人亂喊價,那不是攪和市場嗎?”
“對對對,我舉雙手讚成!”附和聲此起彼伏。
對他們而言,旁人搗亂無疑是動了自己的奶酪,經此一事,看向陳峰的目光裡,也多了幾分認同與好感。
至於“投標”到底怎麼操作,既然陳峰說了等下會解釋,倒也不好再追著問,隻把好奇壓在心底。
待陳誌領著一眾訂貨商往電子廠辦公室去了,柳州臉上帶著點不好意思,看向陳峰:“小峰,我剛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