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罷,林錯身形便消散在金烏宮之中。
毫不拖泥帶水,就此離去。
歐陽昊直起身子,站在原地,沉默良久。
至於林錯在玄鳥身上看到了什麼,想要印證何事,恐怕也隻有林錯一人知曉。
————
稷下學宮。
久負盛名的儒家聖地,被譽為天下求學之人的龍門。
前不久,稷下學宮新來了一位年輕人。
一位劍修親自護送至此,最終憑借一柄劍鞘,將那位年輕人送入學宮。
東湖書院。
朗朗讀書聲不斷。
一位身穿儒衫的老人站在最前方,親自授課。
老人乃是稷下學宮十二聖人之一。
稷下學宮之中,攏共有十二位聖人,皆是學問極高。
十二人修行儒家浩然氣,以此踏入金身境,又各自分出十二條學脈,開創十二書院,招攬儒家弟子。
這十二人也被稱為儒家十二聖人。
餘易被師兄王振送入稷下學宮之後,便拜讀在東湖書院之中。
開創東湖書院的聖人,名為伯虛,字子析。
伯虛視線看向最後方的那位少年。
餘易此時正搖頭晃腦的讀著儒家經典,渾然不知伯虛的視線落在自己身上。
伯虛走到餘易身旁,問道:“餘易,如何了?”
餘易站起身子,恭恭敬敬說道:“回老師,如今已經能夠背誦了。”
伯虛點點頭,隨即問道:“如今在稷下學宮,生活可還適應?”
餘易笑了笑,說道:“一切都好。”
伯虛微微一笑,說道:“那便好。”
這位並非是儒家出身的少年,當初持一把劍鞘而來。
由一位聖人親自察看,發現劍鞘之中,蘊含有一道浩然正氣。
最終餘易破格進入稷下學宮,拜入伯虛門下,進入東湖書院。
餘易對於當初林先生的告誡,牢記於心。
閒來無事的時候,便會用心練字。
除此之外,餘易也不曾對伯虛提起林先生。
伯虛點了點頭,隨後便轉身離開。
餘易重新坐下,繼續讀書不停。
可已經轉身的伯虛,此時卻是眼底閃過一絲疑惑。
已經是金身境的伯虛,能夠隱約察覺到,餘易心竅之中,似乎有一件極具靈氣的東西。
隻是以餘易的身軀,想要承載這件靈器,極其困難。
伯虛眉頭微皺。
“究竟是誰?”
能夠有如此眼界,將餘易送來稷下學宮,以儒家浩然氣中和那件靈氣的道氣。
那人必然是境界極高,絕對是一位上三境修士無疑。
想到這裡,伯虛想到了那位護送餘易而來的白袍劍修。
那位劍客自稱是餘易師兄,劍客劍鞘中藏有一道浩然正氣,境界已然是金身境。
如此年輕的金身境劍修......
放眼天下,也是極其罕見。
思慮片刻,伯虛輕輕搖頭,並未深究此事。
聖人雲有教無類。
不管餘易出身如何,心有善念,知禮願學,那便足夠。
喜歡我當天下第一的那些年請大家收藏:()我當天下第一的那些年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