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輕翎有些驚訝,側目看了宋玉一眼。
宋玉仍舊是神色平淡,似乎在訴說著一件理所應當的事。
霍輕翎微微皺眉,喃喃道:“以你的心氣,不會如此。”
當初宋玉一襲青衫,手握竹笛,何等瀟灑,在淩州年輕一代中也算是佼佼。
可此時的宋玉,隻是再不穿青衫,更不持竹笛,隻是穿一身黑袍,眼眸平靜。
宋玉似乎是想到了什麼有趣的事,笑道:“其實我於吹笛一道,實在是造詣不深,當初也不過是用來撐場麵而已,如今再看實在是可笑。”
當初在登頂大陽峰之前,宋玉曾經以竹笛吹一曲《姑蘇行》,當時雖覺笛聲悠長,典雅舒泰,可落在真正的行家眼中,便實在是太過淺顯。
也正如宋玉親口所說,當初手握竹笛,也不過是裝出一個“文人雅客”的意境而已。
宋玉看向霍輕翎,平靜道:“年少時自負將許人間第一流,青衫也好,竹笛也罷,都不過是銀樣鑞頭。”
曾經的宋玉,甚至口出狂言,大言不慚的想要“問道林錯”。
甚至喊出那句“你怎知今日的無名小輩,來日不會名震天下”。
宋玉看向遠處連璧山,景色奇好,不輸大陽峰。
“隻有認清自己的位置,才能夠繼續向上。”
“當初大陽峰一彆,我們各自離去,林前輩雖以無上武學散去我的修為,卻也為我留下一條大道。”
霍輕翎站在宋玉身旁,輕聲道:“年少初入江湖,隻覺得越走越大,可等到真的走遍天下,反而覺得江湖越走越小。”
宋玉看向霍輕翎,笑問道:“聽說當年大陽峰觀楓之後,你重畫了一幅林前輩的畫卷,可卻遲遲不曾點睛,如今可曾補全?”
霍輕翎無奈搖頭,輕聲道:“一旦點睛,反而不像。”
宋玉點了點頭,隨後看向不遠處的連璧山,平靜道:“走吧,去連璧山看看。”
霍家的丁姓老仆,此時也默默跟在霍輕翎身後。
霍輕翎畢竟是霍家大小姐,出門總歸要有人陪同。
被霍輕翎稱之為丁叔的老人,看著身前的宋玉,咧開嘴笑了笑,露出一口黃牙。
連璧山雖然名氣不如大陽峰,更沒有漫山紅楓的天下奇景,可仍舊算得上山色上佳。
五年前結伴登頂大陽峰,總共有五人。
霍輕翎、宋玉。
四品中書侍郎的長子鄧頗。
寧家兩姐妹,寧許、寧可。
隻是五年過去,如今再登連璧山,卻隻剩下宋玉與霍輕翎二人。
曾經那位身穿白袍,手拿折扇的公子哥鄧頗,如今已經進了長安城為官,有父親中書侍郎的庇護,官途還算是順風順水。
寧家兩姐妹,姐姐寧許年嫁給了淩州的一位茶商大戶,算得上門當戶對,如今已經在家相夫教子。
妹妹寧可入了江湖,前年因為卷入一場宗門紛爭,死在了彆人劍下,最終還是寧家出了大價錢,才帶回寧可的屍身。
霍輕翎與宋玉並肩而行,五年前二人還互有傾慕情愫,可如今自然也都是隨流水飄散。
也就在二人即將登頂連璧山時,另一側恰巧走來兩位女子。
一位身穿青色衣袍,長發以發髻盤起,身形高挑。
另一位身穿鵝黃長裙,長相清秀。
宋玉率先察覺,視線落在了那位青色衣袍的女子身上。
“金身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