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並非如此!”李二指著奏折道:“他說要建一個巨大的樓,所耗不低於十萬緡,等你建好,那都是一兩年後的事情了。
除此之外,他還說,要把所有的藏書印拓萬本,然後將圖書館的模式,下放到天下州府。
這可不是十萬緡能解決的問題,所以朕才說,印拓就是一筆天文數字。
莫說十萬緡,就算是百萬緡都於事無補啊。
你若是做了這件事,會拖垮東宮的,明白嗎?”
李二耐心的向李承乾解釋,“朕知道你信任蘇澈,但是你是君主,豈能被臣子牽著鼻子走。
你的有自己的主見。
臣子給你十個意見,你得從裡麵選出自己最滿意的,自己又能做到的去做。
而不是拿著臣子的奏折,全盤照做。
到底蘇澈是君主,還是你是君主?”
李承乾這才明白父親什麼意思,若是以往,父親可不會如此細心的解釋,這說明自己在父親心中的地位正在逐漸的恢複,這讓李承乾格外高興,“父親教訓的是,可兒覺得阿澈的想法很好!”
“好貴好,但就沒有問題嗎?”李二道:“這樣吧,前兩天,盧家從西域送來了一批汗血寶馬,朕打算把這一批馬賞賜下去。
蘇澈大小也是個縣伯了,還沒有自己的戰馬,他允文允武,日後不從軍可惜了。
明日讓蘇澈進宮來選一匹自己喜歡的馬兒,再順便讓他給朕解釋解釋。
解釋的好,朕就允了。
解釋不好,就打回去重寫!”
李承乾無奈,父親既然這麼說,那肯定無法反駁。
“是,兒遵命!”
李承乾後,李二則是拿出了一本書,這本書有百餘首詩,全都是蘇澈所作。
“他是一個人才,朕能壓服他,但是承乾未必能,得磨一磨蘇澈的性子,日後必然是承乾的助力。
大唐有這樣的人才,必然能夠繁榮下去。”李二心裡這麼想。
他有意將蘇澈培養為針對世家的刀,現在這把刀已經展露了它的鋒芒和價值,值得繼續培養。
但過剛易折,鋒利太盛也容易傷己,得為蘇澈找一把刀鞘才是。
而能夠約束蘇澈的到底是什麼?
魏征不是,孫思邈不是。
那麼誰才是呢?
李二陷入了沉思。
當晚,蘇澈就收到了李承乾的手信,“進宮馴馬?
他摸了摸下巴,西域的汗血寶馬那可是鼎鼎有名,李二的昭陵六駿匹匹都是世間難得的寶馬。
在這個時代,能有用一匹駿馬,就猶如單手開法拉大牛。
蘇澈還挺有興趣的,他上輩子也學習過馬術,而且騎術還挺不錯的。
翌日一早,蘇澈便進宮了。
一進宮才發現,不僅有自己,還有一眾勳貴以及勳貴之子。
人烏泱泱的,而這一批汗血寶馬,僅有二十匹!
可人卻有百人。
僧多粥少,一個個看向那些寶馬都是眼冒綠光,誌在必得。
李二身邊則是有幾個妃子,分彆是韋貴妃,楊妃,甚至還有隱太子妃鄭觀音,還有巢王妃楊氏。
長孫皇後過世後,後位空懸十三年,但是李二並不是沒有再立的意思。
他不僅有,還親口對魏征說,他要立巢王妃楊氏為後。
這楊氏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