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7章 琉璃(五)_江花玉麵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江花玉麵 > 第677章 琉璃(五)

第677章 琉璃(五)(1 / 1)

這天午後,賀蘭山的陽光格外溫柔,透過玫瑰園涼亭的雕花欄杆,在青磚地上灑下斑駁的光影。瑾潼和李默並肩坐在竹編長椅上,手邊的石桌上放著一壺剛泡好的玫瑰茶,茶湯泛著淡淡的琥珀色,氤氳的香氣與滿園玫瑰的芬芳交織在一起。

遠處的景象熱鬨而鮮活:學堂外的空地上,紮赫拉正帶著幾個中原孩子和波斯孩子玩“老鷹捉小雞”,她紮著的兩條麻花辮隨著奔跑的動作甩動,葡萄藤手鏈在陽光下閃著微光;萊拉則和幾個小女孩蹲在一旁,用樹枝在泥土上畫著波斯風格的纏枝紋,時不時抬頭對著跑過的夥伴咯咯笑。琉璃坊的煙囪裡升起嫋嫋炊煙,那是工匠們在準備午後的爐火,隱約能看到穆罕默德大叔的身影在作坊門口晃動,正指揮著年輕工匠搬運琉璃坯。玫瑰園裡,幾位背著畫板的遊客正對著“波斯金”玫瑰寫生,其中一位江南來的畫家不時停下筆,對著花瓣的光澤嘖嘖讚歎;還有一對穿著中原服飾的夫婦,正讓村民幫忙用波斯紋樣的絲巾拍照,笑聲順著風飄到涼亭這邊。村口的小店前更是擠滿了人,張嬸的小吃店外排著長隊,有人要買剛出爐的油餅,有人則惦記著她新做的鷹嘴豆湯;王大叔的手工藝品店裡,幾位商人正圍著琉璃飾品討價還價,不時拿起飾品對著陽光觀察通透度。

李默輕輕握住瑾潼的手,她的指尖帶著玫瑰茶的暖意。他轉頭看向瑾潼,眼中滿是溫柔,輕聲說道:“還記得我們剛來到賀蘭村的時候嗎?那時候村口的老槐樹還沒這麼粗,村路是坑坑窪窪的土路,一下雨就泥濘難行。全村隻有幾間破舊的土房,屋頂的茅草都快掉光了,村民們靠種幾畝薄田為生,遇到旱澇年份就隻能餓肚子。有次我們去村裡走訪,看到張嬸家的孩子穿著打補丁的衣服,連雙像樣的鞋子都沒有,現在再看,孩子們都穿著新衣裳,還能在學堂裡讀書識字,這一切真像一場夢。”

瑾潼點點頭,眼角泛起淚光,她抬手輕輕擦了擦,聲音帶著幾分哽咽:“是啊,這一路走來太不容易了。剛開始種玫瑰的時候,我們從波斯引進的花苗剛栽下沒多久,就遇到了嚴重的病蟲害,葉子上滿是黑斑,花苞沒等開放就枯萎了。我和村民們每天天不亮就去玫瑰園,蹲在花叢裡找蟲卵,嘗試了好幾種藥方都不管用,那時候我真的快絕望了,生怕辜負了大家的期待。後來還是波斯學者哈桑想起家鄉的驅蟲方法,用薄荷和艾草熬成汁噴灑,我們抱著試試看的心態試了半個月,花苗才慢慢恢複生機。”

她頓了頓,喝了一口玫瑰茶,繼續說道:“琉璃坊剛起步時也一樣難。我們想做融合中原青釉和波斯纏枝紋的琉璃,可工匠們要麼隻會中原傳統的上釉手法,要麼隻懂波斯的紋樣繪製,兩者根本結合不到一起。第一次燒製的時候,釉料在高溫下裂開,纏枝紋也變得模糊不清,一窯的琉璃全廢了。工匠們都垂頭喪氣的,有人甚至說‘這根本不可能做到’。但李默你沒放棄,你帶著大家查閱波斯學者帶來的古籍,還讓穆罕默德大叔回憶波斯琉璃的燒製技巧,我們反複調整釉料配比,光是試驗用的琉璃坯就堆了滿滿一屋,直到第二十三次,才終於燒出第一件成功的作品。”

“不過幸運的是,我們從來都不是一個人在戰鬥。”瑾潼的眼神變得明亮起來,“波斯王子得知我們的困境後,不僅送來大量的書籍和學者,還特意讓人從波斯運來稀缺的琉璃原料;穆罕默德大叔把自己畢生的琉璃技藝毫無保留地教給村裡的年輕人,哪怕是最關鍵的釉料配方,也沒有一絲隱瞞;村民們更是齊心協力,種玫瑰的時候大家一起翻土澆水,建琉璃坊的時候男人們去山上采石,女人們則幫忙做飯送飯;還有那些來采購的商人,他們不僅帶來了訂單,還把賀蘭村的故事傳到了更遠的地方,讓更多人知道這裡的琉璃和玫瑰。沒有他們,就沒有今天的賀蘭村。”

“以後,我們還要繼續努力,讓賀蘭村變得更好。”李默眼中滿是堅定,他抬頭望向遠方的賀蘭山,山脈在陽光下呈現出淡淡的青灰色,輪廓清晰而雄偉,“我們不能隻滿足於自己村子的繁榮,要把琉璃製作技藝和玫瑰種植技術傳授給周邊的村莊。上個月我去隔壁的月牙村走訪,那裡的土地很適合種玫瑰,可村民們隻會種糧食,日子過得很拮據。我已經和村裡的長老商量好了,下個月就派工匠和花農去月牙村指導,幫他們建玫瑰園和小型琉璃作坊,讓他們也能靠手藝過上好日子。”

他轉頭看向瑾潼,繼續說道:“而且,中原和波斯的交流不能隻停留在商品互通上。下個月學堂要開設‘文化交流課’,讓中原老師教波斯孩子寫漢字、剪窗花,波斯學者則教中原孩子說波斯語、畫纏枝紋。我還想在村裡建一座‘絲綢之路文化館’,把這些年收集的波斯地毯、中原絲綢、大食香料都陳列進去,再配上文字介紹,讓來這裡的遊客不僅能買到特產,還能了解絲綢之路的文化故事,讓兩地的友誼真正紮根在每個人心裡。”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隨著賀蘭村的名氣越來越大,各地的商人和遊客紛至遝來。每到清晨,村口的大路上總能看到馱著貨物的駱駝商隊,商人們穿著不同風格的服飾,有的來自中原的長安、洛陽,有的則來自波斯的巴格達、大食的開羅。村裡的客棧早就供不應求,瑾潼和李默不得不組織村民加蓋了十多間新客棧,每間客棧都精心布置,既有中原風格的木雕床和青花瓷瓶,又有波斯風格的羊毛地毯和彩色掛毯,讓遊客既能感受到家的溫馨,又能體驗到異域風情。

但繁榮的背後也藏著挑戰。隨著遊客增多,玫瑰園的玫瑰被采摘、琉璃坊的原料供應不足、村裡的衛生環境也出現了問題。瑾潼和李默意識到,要讓賀蘭村持續發展,必須製定更完善的規劃。他們召集村民開了三天三夜的會議,最終確定了三項重要舉措:一是在玫瑰園周圍搭建木柵欄,設置“禁止采摘”的告示牌,同時安排村民輪流巡邏;二是與波斯的原料商簽訂長期供貨協議,確保琉璃坊的原料供應穩定,還在村裡建了一座大型原料倉庫;三是組織村民成立“衛生隊”,每天清晨打掃村路,在村口和集市旁設置垃圾桶,還特意請中原的工匠修建了公共廁所。

一日,李默在集市上與一位來自中原蘇州的絲綢商人交談。這位商人常年往返於中原和西域,對各地的市場需求了如指掌。他告訴李默,最近中原的達官貴人和富商都對波斯香料情有獨鐘,尤其是胡椒、丁香和肉豆蔻,不僅用來烹飪,還用來熏香和入藥,市場需求量極大,但由於路途遙遠,香料在中原的價格居高不下,很多商人都想找到更便捷的進貨渠道。

李默心中一動,他立刻想到,賀蘭村地處絲綢之路的要衝,一邊連接中原,一邊靠近波斯,正好可以成為波斯香料銷往中原的“中轉站”。如果能與波斯的香料商人建立合作,不僅能為村裡帶來新的收入來源,還能進一步鞏固賀蘭村的貿易樞紐地位。他立刻回到村裡,把這個想法告訴了瑾潼。

瑾潼聽後也十分興奮,兩人連夜商議,決定派遣村裡最精明能乾的老商人趙叔作為使者,前往波斯都城與當地的香料商人洽談合作。為了讓波斯商人看到賀蘭村的實力,他們還特意準備了厚禮:一對融合了中原山水和波斯纏枝紋的琉璃瓶,瓶身上繪著賀蘭山和黃河的景色,纏枝紋纏繞其間,精美絕倫;還有十瓶用“波斯金”玫瑰製作的玫瑰露,香氣濃鬱持久。

趙叔帶著禮物和瑾潼、李默的書信,踏上了前往波斯的旅程。絲綢之路的路途艱險,他不僅要穿越茫茫沙漠,還要翻越陡峭的山脈,一路上遇到了沙塵暴、缺水等諸多困難,但他始終沒有放棄。經過兩個多月的跋涉,趙叔終於抵達了波斯都城。在波斯學者哈桑的弟弟的引薦下,他見到了當地最有名的香料商人阿裡。

阿裡是一位五十多歲的波斯人,留著濃密的胡須,穿著華麗的絲綢長袍,他在波斯擁有數十個香料種植園和倉庫,是波斯香料貿易的領軍人物。當趙叔拿出琉璃瓶和玫瑰露時,阿裡的眼睛瞬間亮了起來。他小心翼翼地拿起琉璃瓶,對著陽光仔細觀察,口中連連讚歎:“這琉璃的工藝太精妙了,中原的青釉和波斯的纏枝紋竟然能融合得如此完美,真是不可思議!”他又打開玫瑰露的瓶蓋,濃鬱的玫瑰香氣立刻彌漫開來,阿裡深吸一口氣,臉上露出陶醉的神情:“這玫瑰露的品質比波斯最好的玫瑰露還要好,一定會受到波斯貴族的喜愛。”

趙叔趁機向阿裡介紹了賀蘭村的情況,以及合作開展香料貿易的想法。阿裡早就聽說過賀蘭村的名氣,也知道賀蘭村在中原擁有廣闊的銷售渠道,他當即表示願意合作。兩人經過三天的洽談,最終簽訂了合作協議:阿裡每月向賀蘭村供應十萬斤香料,包括胡椒、丁香、肉桂、肉豆蔻等;賀蘭村負責將香料進行加工、包裝,然後運往中原銷售;利潤按照阿裡六成、賀蘭村四成的比例分配。

趙叔帶著合作協議和第一批香料樣品回到賀蘭村時,全村人都跑到村口迎接。瑾潼和李默親自為趙叔端上熱茶,聽他講述在波斯的經曆。當看到樣品中顆粒飽滿、香氣濃鬱的香料時,村民們都興奮地歡呼起來。瑾潼和李默立刻召集村民開會,商討如何開展香料貿易。

穆罕默德大叔提議:“我們不能隻是簡單地把香料運往中原,應該對香料進行加工,這樣才能提高附加值。比如把胡椒磨成胡椒粉,把丁香和肉桂混合製成香囊,再用我們村的琉璃瓶或錦袋包裝,這樣不僅能賣更高的價格,還能讓更多人知道我們賀蘭村的產品。”

村民們紛紛表示讚同。說乾就乾,大家齊心協力,在琉璃坊旁邊建起了一座占地一畝多的香料加工坊。加工坊裡搭建了寬敞的工作台,購置了石磨、篩子等加工工具,還專門開辟了一個包裝區,擺放著各種規格的琉璃瓶和錦袋。為了保證香料的品質,瑾潼還特意從中原請來一位經驗豐富的老藥師,指導村民如何篩選、儲存香料。

喜歡江花玉麵請大家收藏:()江花玉麵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無處安放 能人 轉世為皇:逆天求生路 歸來曆險記 大明海盜之七星寶石 趁皇後病嬌,忽悠她做我靠山 滄瀾仙魔錄 大G,咖啡機與哥布林 閃婚後,被豪門掌權人掐腰強寵了 1979戲夢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