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相周勻甫和右相沈敬林下朝後,都在內閣辦公。
永兆皇帝十分擅長平衡之術。
他不會讓內閣或者任何一個部門的一二把手是一路人。
這樣很容易造成這個部門上下串通,沆瀣一氣。
永兆皇帝要的是互相監督和牽製。
內閣可謂整個朝堂的中樞。
永兆皇帝更不能讓一二把手聯合起來。
所以,他選擇了兩個互相敵對的人擔任這兩個位置。
周勻甫和沈敬林年紀相仿,從入仕開始,兩人就政見不合,從年輕一直鬥到了現在。
不過,兩人如今位高權重,鬥爭的手段,已經從年輕時爭得麵紅耳赤,到現在不顯山不露水之間朝對方下黑手。
此刻,他們在各自的工位上處理著各種奏折。
就在這時,一個宦官手裡拿著兩本折子,走到了周勻甫麵前。
“左相,這是定國公上來的折子,這是北翼傳來的國書,請您過目。”
話落,不遠處正在看折子的沈敬林抬起了眼皮。
身為宰相,他們最大的職責是替皇帝分憂。
眼下,皇帝心中最大的擔憂是什麼?
答案就是定國公裴玉宗!
裴家在朝中根深蒂固,權勢滔天,定國公裴玉宗手握兵權,讓永兆皇帝寢食難安。
彆人或許看不出門道,可沈敬林十分清楚,皇帝利用擎王和裴玉宗女兒的婚事,召裴玉宗回京,隻是借口。
實則是想奪取裴玉宗的兵權。
沈敬林相信,以裴玉宗的睿智,必定也能猜到皇帝的心思。
這可以說是永兆皇帝和裴玉宗的一次正麵較量。
裴玉宗是應召回京,還是找借口不回來,這兩個選擇直接關係到大雍王朝接下來的命運。
所以,乍聽定國公上了折子,一直藏在心底的困惑,很快就要揭曉答案,讓沈敬林一下就緊繃了起來。
周勻甫跟沈敬林一樣,心中對這份折子期待已久。
他把北翼的國書先放到一旁,打開了裴玉宗那份折子。
一開始周勻甫眉頭深鎖,表情深沉,可看完後,明顯能看到他眉頭舒展了許多。
略微沉凝,周勻甫把折子遞給宦官:“拿給右相看看。”
周勻甫和沈敬林雖然敵對,但也僅限於立場。
平常的公事上,他們絕對不會互相使絆子。
沈敬林接過折子看了起來。
這折子是裴玉宗幾天前上的。
內容是說,他已經安排好一切,正在回京的路上,不日便會抵達京城。
看完後,沈敬林暗暗鬆了口氣。
如此說來,裴玉宗對陛下還是忠心的。
剛看完,宦官又遞了北翼的國書過來。
沈敬林瀏覽了一遍後,眉頭忍不住擰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