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李老師,你們也是鎮上請過來維持秩序的嗎,這些小朋友這麼小就過來,確實挺不容易的。”
小李老師扶了扶眼鏡,臉上全是幸福的笑容。
“這有什麼不容易的,對於他們來說,這是開心的事情,之前買個糖都得等過年過節,現在天天能買得起糖了。”
林華華湊近了小李老師。
“那你們每天的補貼不少吧?”
“補貼,我們沒有補貼,我們是自發過來的,本來今天為了馬桔鎮的旅遊節,我們在學校給孩子們上課做活動,讓家長有空忙,然後馬校長聽說鎮上的人太多了,讓我們老師帶著學生一起來幫忙。”
林華華撲閃著大眼睛著看小李老師,她沒想到竟然是免費幫忙。
“那這些糖果?”
“這些都是孩子們自己買來帶到學校的。”
小李老師撓撓頭有點不好意思。
“之前我有點低血糖,上課的時候暈倒過幾次,那時候我就隨身帶著一顆糖,快暈的時候就含一口。孩子們那時候心態我,可是買不起糖。”
“現在家家戶戶生活好了,孩子們買得起糖了,所以總是在書包裡放一把糖,怎麼說都改不掉。”
說著說著,小李老師眼睛也濕潤了。林華華更加好奇,她從小李老師的描述裡聽出了很多疑惑。
低血糖為什麼不在嘴裡含著糖,為什麼快暈倒的時候才含一口,這管用嗎,還有小朋友買糖都買不起嗎。
小李老師看著幾個誌願者都好奇的看著自己,就把之前馬桔鎮中小小學拖欠工資,後來祁同偉來了之後,給大家補工資,修學校,還給家家戶戶想辦法解決工作找工作。
一樁樁一件件,幾個小朋友也會出聲附和加點細節內容。
不單是這些誌願者,就連過來排隊領泡麵的旅客也被這些故事給吸引了。
大家再次震驚,沒想到竟然馬桔鎮幾個月之前竟然是一個貧困鎮,和現在的樣子差彆也太大了。
“老師,你是說這小小娃子之前交不起學分買不起糖,現在有錢了,買糖免費送給我們。”
排隊人群中一個大叔,發出不可思議的疑惑。
“對啊,現在我們有錢了,我爸爸在營口磚廠上班,一個月有好多好多錢。”
一個小朋友的話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那這個糖我們不能要,你們也不容易。”眾人紛紛拒絕,要把拿在手裡的糖還給小李老師。
“要的要的,這是我們馬桔鎮全部居民的一點點心意。之前學生們沒錢買不起糖,現在他們買得起了,他們把他送給他們覺得需要的你們,大家就收下吧。”
小李老師的話讓大家陷入了沉思。
這一幕被路過的陳冰冰看到了,拿起了相機拍下了這其樂融融的一幕。
她甚至連照片名字都想好了,名字就叫傳遞,一個鄉鎮乾部愛心的傳遞,也是社會價值的傳遞,更是民眾愛心覺醒的傳遞。
有學生、有老師、有誌願者,也有遊客,他們都是傳遞者,也是見證者。而這一切隻是傳遞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