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請大家過來,是麻煩大家幫我們金山縣驗證一個事情。”
祁同偉在電腦上點了幾下,ed屏幕馬上顯示出一串數據,馬建明和範文東直接驚呼,愣愣的看著屏幕ed。
“這個是環流模型的數據。”
張東林看著屏幕的數據,也被震撼住了。
環流模型是七幾年提出的,根據水流氣流的運動軌跡趨勢和曆史數據進行,整個模型非常複雜,而且還有很多的推論,雖然已經在運用當中,但數據的準確性卻一般。
對於大部分氣象人和水利人來說,這個模型很好,理論上很好,但因為沒有太多的數據支撐,大家也隻能敬謝不敏。隻是沒想到,金山縣氣象局再整出一個自動預警之後,直接就上馬了環流預警。
“祁局長,這個步子是不是跨得太大了。”
張東林斟酌著用詞說道,他來是為了大力表揚金山縣氣象局的,而不是為了批評他們。雖然他也覺得環流預警對於一個小小的金山縣來說,要多不靠譜就有多不靠譜。
就拿個簡單的例子,我們古人通過數據積累推出了二十四節氣,就是現在看起來都非常的科學。可要是有個人他說他根據一個縣的數據,推出了這個縣的某某數據,拿多少就有點坑人了,隻要相鄰縣市一陣風過來,整個縣的數據就被乾擾,直接無效。
馬建明張了張嘴巴,沒有勸阻。
祁同偉一直想用環流模型他知道的,甚至這一套設備都是為了環流模型而定製的。馬建明憑借著自己對國外氣象大模型的了解,這套設備配套環流模型,還是有很大概率成功的。
“各位領導,麻煩靜一靜,根據我們的環流模型,推測後天上午9時左右,有洪峰過境。”
出人意料,祁同偉並沒有解釋他的模型和具體參數,而是直接拋出了一個結論。
祁同偉的話瞬間就讓這個指揮中心亂了起來,大家都在交頭接耳的議論起來。
林增益和易學習直接站了起來。他們不知道什麼是環流模型,但種種跡象表明,祁同偉預警的東西,必須重視。
“祁局長,這個洪峰預警,大概多高影響大不大?”
氣象廳的專家紛紛側目,我們還在討論這個預警靠不靠譜,你們政府就開始考慮抗洪了?
祁同偉咳嗽了一聲,指揮中心瞬間安靜了一些。
“林市長,易書記,你們放心,這次洪峰還沒到警戒水位,最多就跟我們豐水期的河床平行。”
聽到祁同偉這麼一說,兩人才鬆了一口氣。
“不過我們預測接下來5天內,有連續強降雨,也就是說,如果河床的水位還會不斷上漲,未來5天內,不做乾預的話,可能會超過警戒線2米,甚至還有可能更高。”
“祁局長,你說的是真的?”
水利局局長範文東的聲音在後麵響起,已經有些顫抖。
如果這個事情是真的,超過正常警戒線2米,起碼能淹一部分房子的一樓,至少也有一米高,經濟影響那是非常大了。
範文東身為水利局局長,對於這樣的事情,自然是非常緊張。
“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