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招待所的燈,亮了一夜。
祁同偉和市府辦主任,將那份名為《林城市土地資源陽光審批改革方案》的文件,逐字逐句地推敲了最後一遍。
林增益則是在一旁無奈的抽著煙,這日子太熬人了。
他都有點懷念在呂州任市長的日子。
那時候拍板有田國富,決策執行有易學習等人,稍微鬨騰的就是劉立,後來還被祁同偉給抓了。
但在林城,怎麼感覺除了祁同偉幾個,誰都信不過。
煙灰缸裡,已經堆滿了煙頭。
“同偉,這份方案一旦拿出來,就是把刀子直接捅進了某些人的心窩子。”林增益的眼神裡,有興奮,也有一絲藏不住的憂慮。
這已經不是改革,這是在刮骨療毒。
祁同偉將最後一份文件整理好,神色平靜得可怕。
“增益書記,我們不是要捅進心窩子。”
“而是要把它,徹底刨出來,放在陽光下暴曬。”
林增益無奈點點頭,他也明白,留給他們的時間不多了。
要是不能在這幾個月穩住林城的違法采礦的局麵,接下來塌陷就不是宣傳,而是電視裡麵的救災報道。
……
第二天,市委常委會。
厚重的紅木會議門被關上,隔絕了外界的一切聲音。
長長的橢圓形會議桌旁,林城的權力核心悉數落座。
沒有人閒聊,甚至連慣常的茶水寒暄都省了。
幾個資曆較深的常委,眼觀鼻,鼻觀心,手指有一下沒一下地敲著桌麵,仿佛在等待著什麼。
空氣中彌漫著一股無形的壓力,沉甸甸地壓在每個人的心頭。
會議按議程進行,波瀾不驚地討論了幾個常規議題。
終於,輪到了祁同偉。
“各位領導,我今天想提一個關於我市土地資源審批流程的改革方案。”
祁同偉的聲音不大,但在這寂靜的會議室裡,卻清晰地傳到每個人耳中。
他將準備好的文件分發下去,隨即站起身。
“我將其命名為‘陽光審批’。”
“核心內容有三點:一,所有商業用地審批,必須通過公開的平台進行,每一個環節利用公示、備案、簽批等,全程留痕,杜絕暗箱操作;二,成立跨部門的聯合審批小組,打破單一部門的絕對權力,並根據項目的性質地理位置,增加相應的審核人員;三,所有曆史遺留的、有爭議的土地項目檔案,進行重新梳理和公示,接受社會監督。”
話音剛落,一直閉目養神的分管經濟的副市長孫誌強,猛地睜開了眼睛。
果然來了。
“祁書記,你的心情我理解,但這個方案,是不是太激進了?”
孫誌強慢條斯理地開口,語氣裡帶著一種長者的“規勸”。
“林城現在的發展勢頭正好,經濟發展是重中之重。你這個方案,程序搞得這麼複雜,審批流程拉得這麼長,會嚇跑投資商的!這是在給我們的經濟發展設置障礙!”
另一位分管城建的副市長立刻附和:“是啊,孫市長說得對。效率就是生命,我們不能為了追求所謂的‘絕對透明’,就犧牲了發展速度。到時候經濟數據不好看,這個責任誰來負?”
一時間,數道質疑的目光,齊齊射向祁同偉。
他們早已串通一氣,準備用“影響經濟”這頂大帽子,直接把方案壓死。
然而,祁同偉隻是靜靜地聽著,臉上甚至還露出了一絲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