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話的人叫崔霞,是張萊萊的媽媽。
崔霞和王月紅的情況有幾分相似,都是被娘家出賣的女兒。
當年她是被她爹娘用一百塊錢賣到張家的。
與王月紅不同的是,王月紅嫁的是一個癱子,而且現在癱子老公還活著;
而當初崔霞卻是嫁給了一個病秧子,為了給老張家留一個後。
結果她嫁進來兩年多一點兒男人就死了,她卻隻生下了張萊萊這一個女孩兒。
老張家盼望的“後”沒留下,家裡那兩個老不死的對她們母女倆就開始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
極近苛刻。
所以,崔霞對王月紅很有幾分同病相憐之感,對王月玲以及她媽也更加嫌惡。
崔霞是農村戶口,在城裡找不到工作。
她又和娘家斷絕了關係,沒有娘家可靠。
於是她現在就每天走東串西,靠撿垃圾收破爛賣錢養活她和女兒。
昨天崔霞回到家的時候女兒還沒回來,她就問了一聲,結果就被她那個婆婆痛罵了一頓。
非說萊萊偷了家裡的紅薯,為此她們婆媳倆又乾了一仗!
直到晚間萊萊回來,崔霞才知道她是跟著院裡新搬來的那個女孩兒一起去了部隊,也知道了後麵發生的事情。
吃了女兒特意留給她的蒸餃,崔霞對沈玉瑤的好感更增加了幾分。
如今看到沈玉瑤與王月玲對上了,她自然要幫一把。
大概越是你的敵人就越知道怎麼打擊你才會更痛,王月玲被崔霞的一番話氣得渾身哆嗦。
彆看都是供銷社的營業員,可崗位各有不同。
最好的崗位自然是賣副食品還有布匹衣服的,而最差的崗位自然是賣調料的櫃台。
這時候的調料還不流行小包裝,無論是醬油、醋、還是鹹菜都是放在那種大瓦缸裡的。
這種密封不好的容器,天熱的時候就很容易長蟲子。
為了不至於太過難看,讓顧客受不了。
也為了不讓大家吃了拉肚子。
負責這個櫃台的營業員夏天的時候,每天上班第一件事就是用個漏勺往外舀缸裡的蟲子。
那蟲子……說實話以前沒見過這場麵的人,頭一回舀的時候真的是要把隔夜飯都給嘔出來了!
王月玲乾的就是這個活兒。
但她從來沒覺得有什麼不好。
舀蟲子怎麼了?
一年才能舀幾天?
再說了,如果注意點也不是每個缸裡都會長那東西。
就這活兒也不是誰想乾就能乾的!
她可是供銷社正式職工。
多少人羨慕都羨慕不來!
可這都是今天之前的想法。
這會兒,在剛知道沈玉瑤考上了百貨大樓的工位後,被崔霞如此戳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