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玉瑤因為沒有和另外五個人一起培訓,所以和他們都不熟。
幾天下來彆說名字了,連那幾個新同事的模樣她都沒有認清。
這天培訓結束後,一走出那個百貨大樓的後院,她就看到五個人站在門口等她。
“沈玉瑤。”
最先和她打招呼的男生沈玉瑤認識,這也是五人中她唯一能夠叫出名字的人,張強生。
實在是——考試那天的那句“我靠”讓她記憶深刻。
不自覺就記住了這個人。
張強生此時推著一輛嶄新的鳳凰牌自行車,穿著一身八成新的軍裝。
雖然有點微胖,可站在一群人裡還屬於比較引人矚目的一個,看上去很精神。
看沈玉瑤朝這邊看過來,張強生推著車主動迎了過去,另外四人看他這樣也全都跟了上來。
“你們找我有什麼事?”沈玉瑤停下腳步問道。
同時也提防了起來。
彆看這些人沒表現出來,可是她還是能從中感受到隱藏著的不善。
不過沈玉瑤覺得這也很正常。
在他們心裡,恐怕是把自己當做一個搶他們工位的外來者了。
張強生像是沒有看出沈玉瑤的提防一般,走過來衝她咧了咧嘴,然後說:“明天我們要去參加交換會,你去不去?”
“什麼交換會?”沈玉瑤並沒有聽說過這個名詞。
“交換會都不懂,你是不是咱濱海人啊?”那群人中一個瘦高的女生不屑地問。
“我不是濱海人,我從外地剛來的。”沈玉瑤並沒有隱瞞,說道。
聽她這麼說,幾人一愣。
與此同時對沈玉瑤又多了幾分忌憚。
濱海是一個海濱城市。
雖然這幾年發展的不錯,但本地人很少。
住在這裡的人,大部分是當初支援地方建設的時候從內地連廠外遷或者跟著部隊轉移過來的。
因為這個原因,在這裡說什麼地方話的人都有。
有外地口音並不代表不是濱海人。
所以,沈玉瑤哪怕說的不是濱海話,大家也沒往她是外地人這方麵想。
但她現在說她是剛來的。
剛來,她就有濱海市本地戶口!
這說明什麼呢?
說明她背後有人。
在場的幾個人年紀不大,家裡卻都是有點能力和地位的。
他們比一般老百姓更能夠看出一件事背後的含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