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嫂子之所以給肖梅減房租是因為肖梅幫了她一個大忙!
至於是什麼忙,這還得從錢嫂子死去了的丈夫說起。
錢嫂子家是農村的,當初她之所以能夠進紡織廠還是沾了政府的光。
之前說過,濱海市是從一個小漁村慢慢改建成市的,市裡的大部分人都是外來戶。
是為了支援建設從全國各地招來的人員。
錢嫂子也是這其中的一份子。
那時候市裡要建紡織廠,人員不足就在全省的鄉鎮,還有村子裡招了一批工人。
錢嫂子就是這被招上來的一員。
而她男人家則是坐地戶,就是濱海本地人。
隻不過她男人家庭情況有點複雜。
她男人自幼喪母,父親再娶。
家裡的兩個兄弟,一個妹妹全是他父親和繼母的子女,在家裡他是被所有人都排斥的對象。
包括他去紡織廠都是自己考進去的,他爸退休的工位給了他大弟,他繼母的工位給了他二妹。
至於為什麼不給他小弟,當然是因為那時候他小弟的年紀不到。
錢嫂子和她男人結婚後,基本上就和家裡不再來往了。
兩個人省吃儉用,一分錢恨不得摔成八瓣花,終於攢夠錢買了這兩間房子。
結果好日子還沒過幾天,那男人就得病死了。
活著的時候沒見錢家人多在乎這個兒子,死了那一家人就鬨起來了。
隔三差五的來鬨一回。
先是鬨錢嫂子,要她把男人工位賣的錢交出來。
可錢嫂子去哪裡給他們錢呢?
男人是得重病死的,死前特彆痛苦。
為了給男人治病,也為了減少他的痛苦,錢嫂子簡直是急病亂投醫。
把能找的醫生都找了,能想的法子全想了。
所有積蓄全給用了不說,還借了一屁股債。
畢竟他們那時候剛買了房子,也沒什麼積蓄。
後來男人沒了,她隻能把工位賣了,然後用那個錢還債,根本就沒什麼剩餘。
那家人為了工位的錢來鬨了好幾回,中間甚至還乾出把小亞給偷走的事情。
錢嫂子自己一個寡婦帶著個小丫頭,娘家還幫襯不上,她實在是乾不過那一家人。
於是隻能被迫答應每個月給那對爹娘二十塊錢作為養老錢。
錢嫂子在紡織廠工資一個月有三十二塊五,那家人就要走二十。
剩下的十幾塊錢她要養女兒。
因為爹娘老了,疾病纏身,鄉下看病太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