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欽的錄取通知書也收到了。
他與沈玉瑤一樣,也沒讓把通知書寄回來,而是也寄到了馮長遠單位。
這樣避免了路途中丟失的可能性。
他的錄取通知比沈玉瑤的還早到一天,此時都已經開始辦各種交接手續了。
雙喜臨門,兩家人自然要好好的在一起聚一聚。
這一回是顧大夫找的飯館,是靠近他們藥研所的一個國營飯店。
據說這裡的燒鍋子做得特彆好。
現在距離遠了,兩家人想要見麵的機會也沒有以前多了,沈玉瑤已經有段時間沒有見過顧叔還有顧林和年年了。
一年年的,孩子們都長大了。
如今顧林都上初中了,而年年也馬上就要升五年級,再有一年小學也畢業了。
兩個孩子個頭都竄得很快,如今都快攆上顧大夫了。
看著兩個青蔥少年,沈玉瑤還蠻想念他們小時候的樣子。
年年自小體弱,如今雖然已經十歲了,可還是個靦腆孩子。
而顧林因為從小跟著沈玉瑤學書法,與她之間有一些師徒的情意,所以更親近些。
他一看到沈玉瑤就說:“姨姨,你等著我,再過幾年我一定考到京城去找你。”
“還有我!”年年在一邊小聲的說。
沈玉瑤拉住兩個孩子的手,笑著道:“好,姨姨在京城等著你們。到了就在姨姨家裡住。”
沈玉瑤一點都不懷疑兩個孩子的話。
顧家的孩子自小就都養成了自主學習的好習慣,就沒有成績差的。
不說留在這邊的顧林和年年,跟著家人回了家的嶽山,還有陳星、陳冰兄弟,那成績也都是出類拔萃的。
陳星去年的時候也參加高考了,考上了濱海的醫學院。
看得出,顧大夫收養他們那幾年,孩子們耳濡目染對醫術都有了一定的基礎。
而陳冰就不一樣了。
說到陳冰,沈玉瑤都不由得感慨:“小冰怎麼會想到要去報考海軍學院呢?
以前他文文靜靜的,我記得那時候他還幫我做衣服來著,手工特彆好。我還覺得這孩子有天分,可以試著報考紡織工學院。”
司欽聽了這話率先笑了:“沈姨,那你可是看錯了。那家夥不聲不響的,從小就是個軍迷。隻不過那時候家裡成分不好,他不敢說出來。
你不知道,那時候我們每天去你們家接小毅,小冰是最積極的一個。他就想從師部門口過一下,看看那些當兵的人。
他最崇拜的人一直都是程叔,以前可是跟我們都說過,他最大的心願就是能和程叔一樣,去海鷹團,去海上戰鬥。”
沈玉瑤還不知道陳冰竟然還有這樣的抱負。
她看了看程立言,從表情看得出程立言也不知道。
沈玉瑤笑:“看來你後繼有人了。”
程立言也笑:“這小子藏得可真深,我竟是一點都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