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把喇叭給家裡送回去之後,沈玉瑤就沒再關注這件事。
畢竟等玉葉草發芽都是年後的事兒了,現在也不著急。
她重新將精力放回到學業中去。
能夠被魏教授選中進入這個班級的,都是有一些本事在身的。
要麼家學淵源,要麼本身聰明靈慧,對於繪畫本身充滿靈性。
沈玉瑤屬於前者,而袁淑華就屬於後者了。
袁淑華說起來也是出身書香家庭,可因為爸媽下放的早。
她也年紀輕輕就去做了知青,所以實際上並沒有係統的學過繪畫。
看她就是有這方麵的天分。
就憑幼時在家學著玩學的那點底子,還有做知青時逢年過節給鄉親們畫年畫練出來的技巧,慢慢竟然有了屬於自己的風格。
沈玉瑤還挺喜歡袁淑華的繪畫風格的,覺得很有幾分大拙即雅的感覺。
所以,在班上時和袁淑華就走得比較近了。
這天,袁淑華跟她說想去一下市裡的古茂齋,想去挑點顏料,問沈玉瑤要不要一起去?
沈玉瑤想了下古茂齋的位置,知道那裡和自己新買下的那兩個鋪子位置不遠,正好可以過去看看。
於是就答應了下來。
沈玉瑤那兩個鋪子買下來後沒有一個月就租出去了。
小的那個因為靠著街邊,馬路對麵就是一個菜市場,所以被街道辦的人租去開了一家小吃鋪。
說是街道辦租的,可沈玉瑤知道這是有人借著街道辦的名義私人租用的。
如今隨著政策越來越開放,很多有心人已經開始悄摸摸的伸出自己的觸角,慢慢的開始試探世界。
這種借殼經營已經成為了常態。
但沈玉瑤無所謂,隻要按月給房租,符合政策,不給自己添麻煩,租給誰都一樣。
至於另外那個三間房,沈玉瑤覺得非常適合做飯館的鋪麵,最後被新華書店給看中了。
如今那裡已經變成了一個社區書店,據說一旦進了新書,門口都要排起長隊。
運動結束後,人們重新認識到了知識的重要性。
如今的人們可以說是最好學的一代,麵對知識可謂是如饑似渴。
任何一本優秀的書籍都不會被埋沒,都會受到最多的關注。
沈玉瑤想著,等陪完袁淑華買了顏料後,也可以去書店看看。
她正想著呢,就看到袁淑華和一個穿著米色大衣的女孩一起走了過來。
看到女孩兒,沈玉瑤不由得挑了挑眉。
這女孩兒她認識,正是之前在老師家門口看見過的吳君然,吳正軍的妹妹。
看到吳君然沈玉瑤就不由得想起吳正軍那副寵妹狂魔的樣子,就忍不住有點好笑。
隻是這兩個人怎麼湊在了一起。
看到沈玉瑤,袁淑華有點赧然地解釋道:“玉瑤,這是吳君然,是咱們大二年級的學妹。我們倆住一個宿舍。”
不等沈玉瑤開口,吳君然主動招呼道:“玉瑤姐姐好,不知道你還認不認識我了,之前咱們在魏教授家門口見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