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郎,究竟發生了什麼事?”
見狀,江塵連忙給李淵說起了李昂那個朝代所遇到的問題。
原來,自安史之亂後,大唐皇帝和武將之間的信任就已經徹底崩塌,皇帝為了製衡各藩鎮的武將們,將皇家禁軍神策軍的指揮權交給了自己的家奴,也就是太監。
然而,當公公們手握皇帝唯一的刀柄之後,家奴可就不再是家奴了。
從此以後,大唐皇帝便成了被宦官們擺在皇位上的吉祥物,李昂的爺爺唐憲宗李純、兄長唐敬宗李湛皆死於家奴之手。
李湛死後,宦官頭子王守澄便開始在眾皇子當中尋覓性情溫和,易受擺布的皇子,而性格軟弱的李昂也因此進入了王守澄的視線當中,最終被推舉坐上了皇位。
有了哥哥和爺爺的前車之鑒,李昂這個皇位自然是坐的是非常不安,畢竟小命隨時都被太監捏著算怎麼回事?
可要扳倒這幫太監可不是什麼容易的事情,他們不僅手握皇家禁軍,還跟朝中的人相互勾結,就連給李昂端夜壺的小太監都帶著監視的命令。
身處在這樣的環境中,李昂就是想找個一起商量主意的人都難,所以他隻能默默等待著機會。
在李昂24歲那年他突然患上了風疾,遍尋名醫也治不好的情況下,宦官頭子王守澄向李昂推薦了江湖郎中出身的鄭注。
根據舊唐書和資治通鑒的記載,可以得出鄭注此人樣貌雖然生的醜陋,但情商卻不是一般的高,和任何人聊天都能讓對方喜笑顏開。
在鄭注的治療下,李昂的病情也開始逐漸好轉。
而鄭注通過和李昂的接觸,發現這位年輕的帝王是有心想乾出一番事業的,於是他便時不時的賣弄一些自己的治國小見解,還跟李昂分享一些養生小知識。
對於鄭注想要往上爬的野心,李昂自然是心知肚明,於是他便順理成章的將此人留在了身邊。
這樣的人,隻要他開出的價碼足夠,將矛頭對準有知遇之恩的王守澄想必也不是什麼難事。
於是他便對鄭注許下承諾,隻要幫助他除掉王守澄,鄭注便可以成為這大唐權貴圈子裡最頂層的人物。
而知道皇帝想要留下鄭注,王守澄自然是沒有意見,因為在他的心中鄭注那是自己人。
有了這樣一個人在皇帝的身邊,自己豈不是更好掌握皇帝的一言一行?
而事情卻遠不止此,在鄭注之後,一個名為李訓的人也通過賄賂王守澄來到了李昂的身邊。
比起鄭注,李訓則是更加的直接,他隻對李昂說了一句話,那就是宦官不除,大唐危矣!
見狀,李昂便告訴李訓,若是能夠幫忙鏟除宦官,便許李訓宰相之位。
至此,由王守澄推舉給李昂的鄭注和李訓都將矛頭對準了王守澄為首的宦官集團。
一方麵,他們在王守澄的麵前說皇帝李昂如何如何玩物喪誌,另一方麵,他們又在暗中悄悄的積蓄實力。
由於朝中不少大臣都和宦官集團有勾結,所以二人索性一不做二不休,連連罷免了三位宰相,隻要不對他們效忠的全部都是他們二人的打壓對象。
然而,麵對兩個小弟的瞎幾把操作,王守澄雖然有些疑惑,不過也沒有過多的去想。
畢竟都是自己的小弟,互相為了爭搶蛋糕發生爭鬥也是在所難免的,隻要不影響到自己便由他們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