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屋中。
伴隨著大軍的腳步聲漸漸遠去,房中的王氏也牽著朱五一小心翼翼地走了出來。
“當家的。”
望著朱初一,王氏有些疑惑的低聲道:“怎麼仗都打到咱們這裡來了?元人不是早就把這邊占領了嗎?”
“哎!此事說來話長啊!”
聞聽此言,朱初一連忙對王氏說起了自己今日在外麵所得到的消息。
從崖山一戰宋軍獲得勝利,再到宋軍進攻上海、元人防禦長江,聽的王氏是連連叫好。
想到方才的動靜,王氏忍不住看向朱初一道:“當家的,那你這意思元人去長江的話...豈不是說宋軍要來了?”
“要是宋軍能打過他們,咱們是不是就不用受到元人的壓迫了?”
說到此處,王氏的麵色不禁帶著一絲喜意。
然而,朱初一的麵色卻不怎麼好看,隻是木訥的點頭道:“但願如此吧!”
“我說當家的,你怎麼這個表情啊?”
看到朱初一臉上的苦澀,王氏沒好氣的道:“難道你不希望咱們大宋打贏元軍嗎?”
聽到王氏的話,朱初一無奈的苦笑道:“哪有你說的那麼容易啊!宋軍要是能打過元軍的話早乾嘛去了?”
“你彆看著大宋現在好像贏了兩場,指不定他們就是生死攸關的最後一搏了,等到元兵的增援從北方下來還不知道怎麼回事呢!”
“哎——”望著北麵的天空,朱初一對大宋的狀況並不樂觀。
見狀,王氏的麵色也黯了下來,低聲道:“可是咱們在元人的手底下可怎麼活啊?”
元人的朝廷不僅動輒加賦,還用那什麼狗屁包稅製,根本就不管下麵的地主官員是怎麼收上來的稅。
像他們這樣的淘金戶,那可是要每月按照規定時給朝廷繳納金子的!
聽到王氏的話後,朱初一的心中也變得有些沉重,捏著拳頭喃喃道:“等吧...若是大宋敗了,朝廷還要增加賦稅的話...咱們...咱們就隻能換地方了...”
“什麼?!!”
聞言,王氏心裡一驚,顫顫巍巍的看著朱初一道:“當家的,咱們若是走了的話,可就成流民了...”
“那有什麼辦法?”朱初一苦澀的笑了笑,解釋道:“咱一起淘金的老劉你知道吧?”
“他們家因為沒有交上賦稅,現在全家都被官府抓去賣了抵債,家中的房屋和田地也都讓官府給收了回去。”
說著,朱初一看著自己家這小小的茅草屋,無奈的搖了搖頭。
這年頭淘金本就不好淘,他還要小心路上劫道的人,結果最後忙活一陣手頭連點餘錢都剩不下,他能怎麼辦?
若是元人這次打完仗之後又要錢來擴充軍需的話,他們這幫人恐怕忙活一個月還得倒貼錢來給朝廷,不跑還等著乾嘛?
“哎!”
見狀,王氏也沉默了下來,這樣的事情她已經不是頭一次聽對方說了。
原本宋人的朝廷還好,至少那些官老爺和地主還要維持些麵上的體麵。
可現在換了元人統治,下麵的人早就不講什麼規矩了,隻要能從他們的身上弄到錢,誰還管他們這些人的死活啊?
挺著大肚子,王氏有些低落的道:“事到如今也隻能這樣了...”
或許是察覺到了父母的心情不佳,才三歲的朱五一雖然什麼都不懂,但卻自顧自的跑到了一邊,並沒有哭鬨。
握著王氏的手,朱初一咬著嘴唇安慰道:“妹子,咱也就是做最壞的打算罷了,萬一朝廷不給咱加賦的話,咱們還是能勉強過活的。”
聞聽此言,王氏搖了搖頭沒有說話,她知道對方這是在安慰自己。
就這短短的半年官府都加了三次賦稅了,而且這是不是朝廷的旨意他們也不知道,隻能捏著鼻子認了。
“哎!”
想到這些糟心事,王氏有些失落的朝著屋內走去。
看著自家媳婦的背影,朱初一的心中也不好受,抬頭看著天空,他的口中低聲喃喃道:“希望...大宋能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