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尊上~!尊上~!我是來和你道彆的……’
‘尊上~!尊上~!’
‘尊上,以後要平安要開心……’
‘……’
在最後的路上,地錦喚祂時,總喜歡連喚兩次。
他說,要讓祂去看紅葉成林,去看水澤連綿,去看飛鳥南渡,去看海天一線,去看不同地方的四時之景。
祂和明光後來走過了許多地方,可當年的那些小麒麟卻再也看不到他口中推薦的景色了。
每一次邪神作亂,都有小麒麟們散作金色的流螢,山上的小麒麟下山之後總有一去不回者。
他們希望祂好好的,去看不同地方的四時之景,但祂也希望他們能好好的,不要總是短命,能去經曆更多的紅塵歡喜事,去看更多的時代變遷美。
所以啊,都是這些域外邪神的錯,是那個早該死徹底點兒的扭曲了的天道的錯。
一意孤行走錯路的代價,為何要由彆的世界同吞苦果。
祂理解祂對生的渴望,但對方也該理解一下對被祂扒住的世界而言,祂順遂規律的消亡,才是最好的選擇。
青鸞沒有多餘的感情去同情體諒對方的世界,和世界裡被天道牽連悲慘的生靈。
不管是人還是非人,有智還是無智,都該為自己的決定負責,並為此付出代價。
不管是祂,是麒麟,亦或是世界意識。
世界意識和界內眾生重來都是相互影響的,那個世界扭曲到底,其內的生靈也不是全然無辜。
邪道有時候更容易獲得巨大的力量,當生靈與耗材等同,弱者就是強者圈養的羔羊。
瀕死世界的焦躁絕望影響了世界生靈,使得他們更為追逐力量,追求飛升與超脫,為此研究禁法邁入邪道。
修行者的禁法,引發了世界意識的思考,祂毅然決然的踏上了一條小眾的進化道路,祂也要超脫。
當劍走偏鋒,輕易獲得的強大力量,平衡之下,往往離不開反噬與失控。
每一個靈魂的絕望崩解,都在積攢著對世道的不甘,對老天爺的怨怪。
天道壓下正常的因果報應業力孽障,以世界為實驗場,主流道統追逐力量的狂熱,與不斷累積的眾生怨憎,也影響的天道意識越發的偏執執拗。
整個世界,徹底的發臭腐爛。
青鸞在域外戰場上,從隻言片語中曾窺見那方世界曆史的一角。
三花聚頂,五氣朝元。
本是精氣神三者榮華聚頂,三寶不外泄,結天地人三花,分金銀銅三品,五行五氣歸五臟,心藏神,肝藏魂,脾藏意,肺藏魄,腎藏精,後天返先天,得以身心合一,神魂自淨,掙得逍遙自在身。
但他們後來所謂的三花聚頂,五氣朝元……
三花,是取精、氣、神三者俱佳或有長者,以人為丹,百粒成花,分百、千、萬三品,懾服怨念掌控如意,即為聚頂。
五氣,則取天資異稟的嬰孩幼獸,分以五行煉為五氣,吞食入腹導入五臟,待五氣充盈,五臟轉色,神魂入主,神行如一者,即為朝元。
三花者,頭頂怨憎鬼花,五氣者,腹藏嬰幼之骸。
青鸞隻覺得,那些從修行者屍骸上誕生的邪神,都比修行者要乾淨人性一些。
正因為見過這些走邪道修禁法的修行者,及他們的末路,青鸞便越發的厭惡那些將同類看做血食的邪術士,祂深深的明白著,有的路不能開,更不能讓人深涉其中。
弱肉強食和肆意屠殺,從來不能混為一談。
作為強者,當對生命有敬畏心;作為高位者,當對弱者有慈悲意。
自然的規律,當是流轉且生生不息輪回向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