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在來到臨桃府之前,遊利已經對所有人審查了一遍。
如今還被關在牢中的人數並不多!
所以京官們也隻用了不到半天時間,就已經將眾多人的信息歸攏在案。
而這段時間,朱高爍也明白為何這群人突然來府衙門口喊冤了。
自己往京城送信的行為,讓不少人產生了誤會。
不過這個誤會朱高爍並不會解釋!
畢竟在改革變法這件事情上,不能事事都看起來軟弱可欺!
而重新審案的事情,朱高爍交給了張三和遊利來處理。
至於他個人。
則是帶著親衛隊,跑遍了整個臨桃府的水利工程。
終歸是在自己手上辦出來的第一件大工程,如今數年過去,他想再看一看百姓受益如何。
朱高爍本以為自己這大小也算微服私訪。
說不定能偶遇個什麼佳人才子,也或者處理一些不公之事。
在還可以當地留下一些軼事趣聞,流傳千百年。
可惜,遊利這個知府當的實在不錯!
逛遍臨桃府各縣,愣是沒察覺到什麼不好的地方。
“要是大明都是臨桃府這番模樣就好了!”
回到臨洮府衙的朱高爍忍不住感慨了一句。
畢竟他也知道,臨桃府這副模樣雖然算不上個例。
但與洪武年間相比,已經算是稀少不可多得了!
隨著大明開國時間越長,各方勢力盤根錯節,勢必會影響到各地。
這幾乎已經算是曆朝曆代不可避免的發展軌跡了。
而想要解決這個問題,朱高爍目前也隻想到了一個不算辦法的辦法。
每隔十幾年就開展一次吏治整頓!
讓各方勢力才剛露出馬腳,就直接連根砍斷。
但這件事情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其實也難!
畢竟由誰來負責吏治整頓是一個很大的難題!
若是負責人出了問題,那吏治整頓豈不是成了笑話?
“算了,現在想這麼多也沒用,等當了皇帝再說!”
最終,朱高爍還是搖了搖頭,把內心雜亂的想法清除腦海。
畢竟他現在連太子都不是,想其他事實在太早了!
不過他一回來,臨洮知府遊利便連忙求見。
對方手裡拿著一個小冊子,恭敬的說道:“殿下,這是下官與張主事共同審理的名單。
有可放之人,也有必殺之人,還有可放也可殺之人。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