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會連續開了三天,第一天商討集糧草物資,抽調哪支軍隊。】
【第二天,開始討論如何接收整個欽察汗國,派哪位大臣主政此地。】
【第三天,朝臣開始議論此地未來的施政方針。】
【與帖木兒帝國相比,欽察汗國的地盤更大,想要拿下耗費的時間也會更久。】
【你已經做好了征戰數年的準備,可四弟似乎有意留你在京城。】
看著模擬器裡老四要留老二朱高煦在京城。
朱棣頓時就明白了過來。
“看來老二的上帝之鞭人生要開始了!”
畢竟上帝之鞭一聽就跟武器有關!
如今被留在京城,才有機會打造出昊天上帝的神鞭。
可很快,朱棣就被打了臉。
【你拿出了他曾經的保證,讓他終於同意你帶領大軍攻伐欽察汗國。】
【永承第十六年四月,各地抽調的大軍來京集合。】
【得益於欽察汗國疆域太大,你終於統帥了將近五十萬大軍。】
【你覺得自己距離統帥百萬大軍,就要相差不遠了。】
【四弟於城外與你送彆,隻是你最擔心的還是大哥。】
【他的年紀也大了,身體又一直不好,你不知道等自己回來之時還能否再見到他。】
【可你也明白,好男兒誌在四方,你身為大明漢王,就理應為大明開疆擴土,建立功勳。】
“老四怎麼就讓他出去了呢?”
朱棣急得直拍大腿。
畢竟老二這一去,少說也要有四五年才能回來。
如此豈不是要耽誤對方成為上帝之鞭的時間了?
雖然老二的雄心壯誌讓他認同,但這一次對方的模擬不是大將軍王。
帶兵打仗根本就不是對方的人生!
【你再次感受到了馳道的便利,五十萬大軍僅僅隻用了十個月的時間,便來到了與欽察汗國的交界處。】
【麵對大明的來襲,欽察汗國早已枕戈待旦,還未等大軍站穩腳跟,騎兵就已敵軍就已經展開了四麵進攻。】
【他們似乎是想要讓大明自亂陣腳,難以防守各處關隘。】
【你對此毫不在意,因為大明的火器足以將所有敵人抵禦在城牆之外。】
【永承十七年三月,先鋒樊忠率五萬大軍出城深入敵軍身後,右軍統帥周全率五萬大軍自上而下。】
【你於邊境交界指揮大軍,對欽察汗國來犯之敵進行圍剿。】
【四月,敵軍三麵被圍,隻能深入大明腹地,原帖木兒帝國的疆域。】
【五月,你指揮大軍步步緊逼,采取圍三缺一的打法,優先應用火炮消滅敵軍騎兵力量。】
【六月,近十萬敵軍被殲滅,此次主動進攻大明邊境的欽察大軍徹底消失。】
【七月,你下令全軍整備,養足精神,準備殺入欽察汗國。】
看著模擬器裡老二隻是用了很傳統的圍三缺一打法,朱棣倒是感到有些可惜。
“可惜,老二那小子沒發揮出什麼優秀的指揮能力。”
畢竟大明軍隊裝備的武器相比於欽察汗國來說,完全是降維打擊。
區區十萬來犯之敵,隻需派出數萬大軍便足以消滅。
而老二帶兵打仗與平時完全不同,一直很講究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