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以朱厚煜的才能和政績,對方確實可能在未來成為大明的內閣首輔。
隻是對方在未來麵對勝利者的朱見澤,又該會是什麼態度?
兩人之間又是否能夠君臣和睦?
朱棣有些期待,可他也知道,老四即將駕崩,此次模擬大概率是看不到了。
【得益於朱見澤這二十年來的官場曆練,他對於天下政務的處理很快便能適應下來。】
【你對此很滿意,也明白宗室曆練這種繼承人選拔製度可以被定為國策。】
【不過最讓你沒有想到的,是滿朝的文武的熱切,他們希望下一位儲君會是自己選中的人。】
【這份公平,靠的並不是各自爭強鬥勝的手段,而是眼力和運氣。】
【黃帝曆第四二二六年,三月,儲君才剛剛定下,滿朝文武便上請曆練再次開啟。】
【你觀察到了儲君的眼中的不喜,他的反應並沒有令你感到意外。】
【因為如今的他也才年僅四十餘歲,子嗣不多,一旦曆練再次開啟,必然不可能隻是他這一脈的人選。】
“看來群臣的賭性很大啊!”
模擬器裡群臣的反應令朱棣有些詫異。
不過想想這般隻靠眼力和運氣的事情有多麼著迷,他又十分了然。
倒是太子儲君朱見澤不喜歡,他就沒有任何意外了。
畢竟身為父母的,總是想給兒女打下一片天。
如今太子儲君的定性已經發生了轉變,不再隻局限於大宗子弟。
所以朱見澤未來要傳位的人,很有可能不是自己的直係子孫。
【你對群臣的上請並沒有拒絕,下朝之後便召來了儲君,以及內閣眾臣,一同商議這場宗室曆練的應該確定下來的製度。】
【與上一次的粗略製度不同,你準備為這項確定儲君的選拔方式定下合理的規矩和製度。】
【不過朱見澤的提議卻超乎了你的意料,他並沒有限定隻準皇帝一脈後人參與曆練,而是應當選取皇帝本宗之後所有適齡者。】
【參加過的予以排除,而那些隱藏了身份的宗室子弟,他們的後代也不允許參加。】
【你心中明白,朱見澤雖然是在忌憚朱厚煜,但也確實提出了一個能讓大明穩定傳承的規定。】
【而禮部尚書卻提出了一個令你極為滿意的建議,他建議各宗室子弟需在各地政治學院中進行學習。】
【與天下各地的學子一同經過統一考核,方可正式參與這場選拔計劃。】
【這場討論持續了四個月之久,才終於定下製度,下發宗室各符合條件的子弟手中。】
“看來朱見澤也有著不小的心胸!”
朱棣忍不住點了點頭。
雖說同宗的子弟也隻是他的那些兄弟而已,但不局限於自己一脈,也終究是有著不小的心胸。
畢竟就算朱見澤提出隻允許自己一脈,也十分正常。
因為他的儲君地位不是靠著老四一言而定,可以說自身的底氣是史無前例的大。
即便與皇帝政見不合,也並無不妥!
隻是看到禮部提出的建議,朱棣瞬間就又沉思了下來。
“這禮部,了不得啊!”
這建議乍一看起來並無不妥之處,反而是儘力彌補各參與計劃的宗室子弟之間的不足。
但若是往更深遠處去想,曆代皇帝皆是出自大明政治學院。
這份影響力即便每一代都很微小,可長久下去卻了不得!
日後的禮部恐怕將會超越戶部工部,成為真正的第一大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