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畢書記的肯定,這一切都離不開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離不開全縣廣大乾部群眾的艱苦奮鬥”。
“特彆是官田鄉,他們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袁凱趁機將官田鄉近期的亮點工作和成績簡要彙報給畢友山,言語中不乏對李達康的肯定與讚賞。
畢友山聽後,微微點頭,眼中閃過一絲滿意的光芒,顯然對官田鄉的工作有了初步的好印象。
同時,畢友山也對李達康這個還未謀麵的官田鄉黨委書記,產生了一絲好奇。
官田鄉作為曾經全市有名的貧困鄉,畢友山雖然之前從沒有來過,但官田鄉的名字卻不止一次在各類工作報告中看到過。
官田鄉給畢友山的印象就是貧窮落後。
最近一段時間,畢友山可是不止一次從彆人口中聽到了誇讚官田鄉的話。
俗話說“耳聽為虛眼見為實”。
所以畢友山決定親自下來,看看大家說的是不是真的。
同時也是為了看看電子廠的項目進度如何,畢竟五千萬的投資,在這個年代,連他這個市委書記都不得不重視。
上次電子廠項目簽約的時候,要不是他剛好去京城開會了,怎麼得也會來。
如今單看現在行駛的這條寬闊的水泥路就知道,恐怕他人所言非虛啊。
畢竟連市區一些地方的路況都沒有這好,這說明什麼?
說明官田鄉如今的確不一樣了。
“要想富先修路,修好路必致富”,這個道理畢友山還是明白的。
想到這裡,畢友山也不禁對接下來的視察工作充滿了期待。
……
半個小時後,車隊抵達官田鄉界。
早已等候在此的李達康一行迅速迎上前去,整齊列隊,麵帶恭敬之色。
“畢書記,我給您介紹一下,這位就是官田鄉的黨委書記李達康同誌”,袁凱說道。
李達康快步上前,主動伸出手,熱情地說道:“畢書記,歡迎您來官田鄉視察,這是我們全鄉人民的榮幸”。
畢友山握住李達康的手,笑道:“達康同誌真是年輕有為啊,早就聽說官田鄉的變化很大,所以我今天特地來看看,看看是否真的‘名副其實’啊”。
畢友山的語氣中充滿了歡快,看得出來他對這樣的場麵很滿意。
李達康謙遜地笑了笑,回應道:“畢書記過獎了,我們隻是做了一些應該做的工作”。
“還有很多不足之處,需要畢書記多批評、多指導,這樣我們才能找準方向,更好、更快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