否則,縣委的公信力又將何在?
“袁書記,感謝組織的信任和支持”。
“對於官田鄉領導班子的調整,我會認真對待,確保選出既有能力又有責任心的乾部,為官田鄉的發展貢獻力量”,李達康謹慎的說道。
袁凱滿意地點點頭,似乎對李達康的態度頗為讚許。
“很好,達康同誌,你有這樣的覺悟我很欣慰”。
“記住,選人用人是關鍵,特彆是在這個特殊時期,我們需要的是能夠穩住陣腳,帶領群眾繼續前進的乾部”。
“是,袁書記,我明白”。
李達康鄭重地點頭,心中已有了初步的打算。
這次的人事調整不僅僅是對他個人領導能力的考驗,更是對整個官田鄉未來發展方向的把控。
他必須謹慎行事,既要考慮到個人的能力與潛力,也要兼顧班子的和諧與穩定。
……
周一上班後,李達康找來了黨政辦主任蘇誌國。
“書記,您找我?”。
蘇誌國小心翼翼的問道。
自從李達康晉升縣委常委後,蘇誌國對李達康越發恭敬了起來。
他知道,作為黨政辦主任,可謂近水樓台先得月,必須得緊緊抱住李達康這根大腿。
隻要把李達康服務好了,自己夢寐以求的副科就不再是夢了。
一個縣委常委推薦一個副科,那就是罐裡逮王八——十拿九穩的事。
“誌國同誌,坐”,李達康邊說邊丟了根中華煙過去。
蘇誌國連忙雙手接住煙,臉上堆滿了笑容,“謝謝書記,還是書記體恤我們基層同誌”。
“誌國同誌,你參加工作多久了?”,李達康問道。
“書記,我是七六年參加工作的,那會官田鄉還是官田公社,至今已經整整十八年了”。
蘇誌國一臉回憶的說道。
十八年,從青年到中年,從辦事員到黨政辦主任。
隻有蘇誌國才清楚,自己這一路走來有多麼不容易。
在基層,尤其是鄉鎮,像蘇誌國這種情況比比皆是。
“十八年了,時間是不短了”,李達康感慨道。
他很能理解蘇誌國的心情,畢竟他前世也是這麼走過來的。
不過李達康幸運的是,退休的時候好歹還混了個正科待遇。
多少人到退休還是個副科,甚至連副科都混不上。
“誌國同誌,你的工作能力是有目共睹的,組織上準備給你加加擔子,你有什麼想法?”。
蘇誌國一聽這話,呼吸猛地急促了起來。
李達康這句話的含義再明顯不過,蘇誌國意識到,自己苦苦追求的副科終於要來了。
“書記,我……我沒什麼想法,隻要組織需要,我隨時準備接受任何挑戰,為官田鄉的發展貢獻我的全部力量”。
蘇誌國儘量讓自己的語氣平靜下來,不過桌子下微微顫抖的手指,還是表明了他的內心並不平靜。
(昨天欠的兩章補完了,今天的晚點發,希望大家能動動發財的手指多點點催更支持一下,感謝)
喜歡混官場是要講背景的,而我正好有請大家收藏:混官場是要講背景的,而我正好有天悅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