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凱的聲音沉穩有力,如同一記重錘,敲在了每位與會者的心上。
袁凱知道,開發區的困境並非一朝一夕所能形成,解決之道也絕非輕易可得。
但麵對困境,他從未有過退縮的念頭。
“首先,我們要對開發區進行全麵的評估”。
袁凱繼續說道:“包括土地使用情況、基礎設施建設現狀、以及潛在的發展優勢等。隻有了解了這些基本情況,我們才能製定出有針對性的策略”。
一位部門負責人點頭讚同:“袁書記說得對,我們之前確實缺乏這樣的係統性評估”。
“隻有摸清了家底,才能心裡有數”。
袁凱接著提出了下一步的計劃:“評估完成後,我們要根據結果來調整開發區的定位”。
“如果某些區域適合發展新興產業,那我們就積極引進相關企業和項目;如果基礎設施不足,那我們就加大投入,提升硬件水平”。
“總之,要因地製宜,精準施策”。
經過一整天的討論和規劃,會議最終形成了一個初步的方案。
袁凱要求各部門立即行動起來,按照方案的要求分工合作,確保每一項措施都能落到實處。
然而,方案是好的,但執行起來卻困難重重。
概因這時候懂經濟的乾部實在是太少了,甚至一些四五十歲的乾部,都還沒有從計劃經濟的思維中轉變過來。
就更彆提發展開發區了。
因此,時間過去了一個多月,但開發區依然沒有任何起色。
這也讓袁凱下定決心,要徹底改變開發區的現狀。
俗話說的好,“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
要想改變開發區的現狀,關鍵是要給開發區選好一個帶頭人。
思來想去,袁凱發現,整個安江縣,或許隻有李達康才有這個能力。
隻要看看官田鄉如今的變化,就不會懷疑這一點。
恰好這個時候李達康從省委黨校培訓回來了。
於是袁凱便找來了李達康,準備與他談談。
……
袁凱的辦公室內,燈光柔和而明亮,映照出兩人專注的麵龐。
李達康剛踏入這間熟悉的房間,便感受到了袁凱身上那份不同尋常的凝重與期待。
“達康同誌,這次黨校培訓收獲不少吧?”。
李達康微笑著點頭,眼中閃爍著自信的光芒:“確實受益匪淺,不僅理論水平有了提升,還開闊了眼界,結識了不少朋友”。
袁凱滿意地點點頭,話鋒一轉:“有件事我想和你商量一下”。
“咱們縣的開發區,你也知道,一直沒能發展起來,成了塊心病”。
“我思來想去,覺得你是最合適的人選,也隻有你才有這個能力把開發區發展起來”。
李達康聞言,神色變得凝重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