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議結束後,王國慶誠摯地邀請毛建行留下來吃飯。
然而,毛建行卻以市裡尚有要務為由,委婉地拒絕了這一邀請。
待毛建行離去後,王國慶笑容滿麵地對李達康說道:“李縣長,往後咱們可得攜手並進,共同把班子搭好呀”。
李達康輕輕一笑,回應道:“王書記請放心,我必定會竭儘全力,把關安縣的經濟推向新的高度,徹底改變關安縣貧窮落後的麵貌”。
李達康的話語間,不經意間透露出在王國慶主政期間,關安縣似乎一直處於經濟不振的困境之中。
在一旁的幾位縣委常委,聞言皆默默無語。
儘管王國慶身為一把手,且在關安縣根基深厚,勢力龐大。
但李達康顯然也非等閒之輩,尤其是他那耀眼的年齡,更是讓人不敢小覷。
無論李達康是否是來此地“鍍金”,在尚未摸清其背景之前,這些縣委常委至少在表麵上還是對他保持著一份客氣與尊重。
當然,這其中也有例外。
此人便是常務副縣長譚兵。
關安縣縣長一職已空缺半年有餘,在李達康到來之前,一直是由譚兵代為主持縣政府的工作。
譚兵的背後,站著餘陽市的常務副市長劉濤。
劉濤早已與市長徐子敬溝通妥當,意圖讓譚兵接任關安縣縣長一職。
作為徐子敬的得力助手,劉濤的請求自然得到了徐子敬的應允。
隻待市委常委會召開,一紙任命文件下發,便可塵埃落定。
因此,譚兵早已將自己視為關安縣的縣長。
然而,世事難料,誰承想前任餘陽市委書記竟突發疾病,無法繼續履職,被調離崗位。
而新來的市委書記,則是從信英市市長調任而來的郭振華。
為了打開在餘陽市的工作局麵,郭振華親自運作,將李達康調任至關安縣,填補了縣長一職的空缺。
這一突如其來的變故,瞬間擊碎了譚兵心中的縣長美夢。
俗話說“阻人前程如殺人父母”,譚兵心中的憤懣與不甘如暗流湧動,但他麵上依舊維持著那副不冷不熱的笑容,仿佛對這場權力更迭毫不在意。
他深知,在這官場的棋盤上,每一步都需謹慎落子,尤其是在這關鍵時刻,任何過激的表現都可能成為他人手中的把柄。
“李縣長年輕有為,自然是關安縣未來的希望”。
譚兵開口,聲音裡帶著幾分不易察覺的諷刺與挑釁。
“不過,發展經濟可不是一朝一夕之事,還得看有沒有真本事”。
“我們關安縣的情況複雜,希望李縣長能迅速適應,彆讓那些美好的願景成了空中樓閣”。
李達康聞言,嘴角勾起一抹淡笑,他深知譚兵的敵意,卻也並不在意。
前世在官場摸爬滾打多年,他早已學會了如何在暗流中穩舵前行。
“譚副縣長說得沒錯,發展經濟需要時間,更需要我們所有人的共同努力”。
“我相信,隻要我們團結一致,就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