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達康有意拉攏何叔峰,以此來強化自己在縣政府中的地位和權威。
而何叔峰同樣渴望與這位年輕的縣長建立良好關係。
彼此間似乎存在著一種默契。
眾所周知,李達康乃新任市委書記郭振華從信英調過來的老部下。
儘管在當前餘陽市的政治格局中,市長徐子敬的勢力更大。
然而,在何叔峰眼中,餘陽的未來遲早將屬於郭振華。
原因無他,因為徐子敬是省長溫海波的秘書出身,有著這麼大的靠山在,徐子敬不可能一直在餘陽市長的位置上乾下去,遲早都要高升的。
究其原因,徐子敬身為省長溫海波的秘書出身,擁有如此強大的背景,他自然不可能長久地駐足於餘陽市長的職位上,遲早會迎來更高的晉升。
而餘陽的市委書記之位,剛經過調整不久,短時間內難有變動。
因此,屆時徐子敬或將調往他市,或回歸省裡。
總之,在餘陽接任市委書記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而那時候,作為市委書記的郭振華,無疑將掌控餘陽的局勢。
畢竟,新來的市長,很難再像徐子敬一樣出身省長秘書。
屆時,作為市委書記郭振華心腹的李達康,其地位與影響力自然將水漲船高。
再者,何叔峰多年擔任常委副市長秘書的經曆,賦予了他非凡的眼界與洞察力,遠非關安縣的同仁所能比擬。
他深知,一個不到二十五歲的縣長背後,所蘊含的意義遠非郭振華一個市委書記所能支撐。
李達康的背後必然有著更為深厚的背景與關係網,至少省裡也有人為其撐腰。
而作為首個向李達康靠攏的縣領導,何叔峰深諳一旦李達康得勢,自己也將順勢而為,扶搖直上。
何叔峰清楚地意識到,自己的老領導已經調離,今後能給予自己的關照已寥寥無幾。
為了在關安縣乃至整個餘陽市立足並謀求更好的發展,他必須尋找新的依靠。
而李達康,正是他認為可以成為自己新靠山的理想人選。
……
何叔峰前腳剛走,財政局長彭勇就一臉興奮的走進了李達康的辦公室。
“縣長,好消息!剛剛信英市安江縣的官田鄉財政所,將四百萬的資金彙到了我們縣財政的賬戶上”,彭勇的聲音中帶著掩飾不住的喜悅。
李達康聞言,臉上頓時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哦?這麼快就到了?官田鄉的效率倒是挺高嘛”。
“是啊,縣長,還是您的麵子大,這可是四百萬啊”,彭勇感歎道。
如今李達康的工作經曆在關安縣的領導圈裡早已不是什麼秘密,彭勇自然知道李達康曾經擔任過官田鄉的鄉長和鄉黨委書記。
所以他才會如此感歎。
“四百萬,比預計的還要多出一百萬,這對罐頭廠的應急處理和後續改革計劃都是極大的助力”。
李達康的眼神中閃爍著決斷與希望,“彭局長,你馬上安排,先把罐頭廠拖欠的工人工資發下去,剩下的錢等我想好了,再決定怎麼使用”。
“是,縣長,我馬上去辦”,彭勇點頭。
喜歡混官場是要講背景的,而我正好有請大家收藏:混官場是要講背景的,而我正好有天悅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