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達康看中的就是呂樹州在關安的影響力和實力,另外他現在頭上還頂著個“代”字呢。
要想去代轉正,少不了呂樹州這個人大主任出力。
雖然不至於落選,但是高票當選和堪堪當選,意義完全不一樣。
而呂樹州也想通過李達康這個新縣長,來實現自己的政治目的。
所以他才會在接到李達康要來家中拜訪他的電話後,早早就下班回家等候。
……
兩人交談甚歡,李達康開門見山地表達了自己對關安縣未來發展的看法,以及對當前一些項目,特彆是江邊大道項目的疑慮。
他強調,發展必須兼顧民生,不能以犧牲群眾利益為代價來換取短期的政績。
呂樹州聽後,深表讚同,他透露了自己當年與王國慶競爭縣委書記失利後的無奈與不甘,以及這些年來在人大的“蟄伏”中,對關安縣實際情況的深刻洞察。
他提到,江邊大道項目雖然表麵上光鮮,但實際上占用了大量農田,且資金運作存在問題,對普通百姓的生活改善並無實質性幫助。
“李縣長,你說得對,發展要注重實效,不能盲目追求政績工程”。
呂樹州語重心長地說道:“我在人大這些年,雖然不能直接參與決策,但我一直關注著縣裡的一舉一動。王國慶的有些做法,確實讓人難以苟同”。
李達康聽後,心中暗自慶幸自己找對了人。
看來呂樹州的確與王國慶不對付。
俗話說“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
兩人一拍即合,達成了合作。
“李縣長,你放心,關安縣不是王國慶一個人的天下”。
呂樹州的語氣中充滿了堅定與決心。
“有呂主任這句話,我就放心多了”,李達康眼中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笑意。
他知道,自己在關安縣的政治棋盤上,又落下了一枚重要的棋子。
離開呂樹州家時,夜已深沉,但李達康的心中卻充滿了鬥誌。
正所謂“與人鬥其樂無窮”。
……
回到住處,李達康坐在書桌前,燈光柔和地灑在他的臉上,映照出他堅毅而深邃的眼神。
他拿起筆,在一份份文件上圈圈點點,思考著如何更有效地推進關安縣的改革與發展。
回想起今天與呂樹州的交談,李達康感到振奮。
呂樹州的支持無疑為他增添了一份重要的力量,讓他在與王國慶的較量中多了一份勝算。
但李達康也清楚,這僅僅是個開始,真正的挑戰還在後頭。
他王國慶在關安縣經營多年,根基深厚,要想動搖他的地位絕非易事。
要想與王國慶這個縣委書記較量,最直接和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掌握常委會的話語權。
關安縣因為是個小縣,所以隻有十一名縣委常委。
除去縣委書記王國慶和縣長李達康外,另外九人分彆是:
縣委副書記黃海濤;
常務副縣長譚兵;
紀委書記曾中和;
組織部長陳正平;
政法委書記嚴武軍;
宣傳部長謝紅豔;
統戰部長劉貴亮;
縣委辦主任楊占山;
人武部長王鵬飛;
這其中,縣委辦主任楊占山、組織部長陳正平、宣傳部長謝紅豔三人是王國慶的鐵杆支持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