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快下班的時候,劉貴亮過來接李達康去赴宴。
一路上,劉貴亮簡要介紹了今晚聚會的一些參與者,他們都是縣裡各部門的骨乾,也是他平日裡較為倚重的下屬。
李達康聽著,心中暗自盤算著如何更好地團結這些人,共同推動關安縣的發展。
車子一路朝著鄉下駛去,吃飯的地點安排在柳原鎮的一家農家餐館內。
劉貴亮之前擔任過柳原鎮的黨委書記,柳原鎮算是他的老根據地了。
在這裡吃飯,一是隱蔽,二是能營造出一種親切和信任的氛圍,方便大家敞開心扉交流。
餐館外,綠樹環繞,幾間青磚黑瓦的小屋錯落有致,門前一條清澈見底的小溪潺潺流過,頗有幾分田園詩意。
李達康下車後,環顧四周,不禁點頭稱讚,心中對劉貴亮的安排多了幾分讚許。
兩人步入餐館,早已等候在此的眾人紛紛起身迎接。
“縣長,我給您介紹一下,這位是柳原鎮的黨委書記張金平”,劉貴亮指著領頭的一個身材高大的中年男子為李達康介紹著。
張金平快步上前,雙手緊緊握住李達康的手,熱情洋溢地說:“縣長好,我是張金平,今天有幸邀請到您來我們柳原鎮,真是榮幸之至”。
李達康微笑著回應:“張書記客氣了,關安縣的發展離不開每一位同誌的努力,以後還得靠大家多多支持”。
隨後,劉貴亮逐一介紹了在場的各位,雖然大部分都是各自單位的副職,但在關安縣也算是有頭有臉的人物。
李達康一一與他們握手交談,言語間透露出親切與關懷,讓在場的每一個人都感受到了這位新縣長的魅力與魄力。
餐桌上,菜肴雖不奢華,卻也彆有一番風味,都是地道的農家菜。大家邊吃邊聊,氣氛漸漸熱烈起來。
李達康借此機會,分享了自己對於關安縣未來發展的初步構想。
特彆是關於改善交通、發展特色產業和提升教育水平等方麵的想法,贏得了在場眾人的共鳴和支持。
“縣長,您說的太對了,我們柳原鎮就有不少優質的農產品,但因為交通不便,一直難以走出去”。
“如果交通問題解決了,我們的產品一定能打開市場”,張金平激動地說。
“是啊,教育也是關鍵”。
“我們縣裡的教育資源太分散了,需要整合提升,讓更多的孩子享受到優質教育”,教育局的一個副局長補充道。
李達康認真傾聽著每個人的發言,不時點頭,心中更加堅定了要將這些想法付諸實踐的決心。
要實現關安縣的蛻變,就必須凝聚起全縣上下的智慧和力量。
晚宴接近尾聲時,劉貴亮提議大家舉杯,共同祝願關安縣在李達康縣長的帶領下,能夠迎來更加美好的明天。
酒杯相碰,發出清脆的聲響,似乎預示著新的希望正在這片土地上悄然萌芽。
回到縣城,已是夜深人靜。
李達康坐在書房裡,回想著今晚的聚會,心中充滿了感慨。
他知道,未來的路還很長,挑戰和困難依然重重,但所謂“眾人拾柴火焰高”。
隻要團結起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就沒有過不去的河。
……
第二天一上班,李達康就接到了通知,說是周五晚上要召開常委會。
李達康皺了皺眉,心中暗自思量,這常委會的召開時機頗為微妙,似乎是在對他做出某種回應。
常委會是縣內最高決策機構,也是各方勢力角力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