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達康微微一笑,目光深邃的說道“我有一個長輩在國字號紀委工作,聽他聊起過很多關於紀委的事情,所以有所了解”。
曾中和微微動容,迫不及待的問道“不知李縣長的那位長輩是?”。
“周宏義”。
“周書記?”,曾中和追問道。
“是的,曾書記認識?”。
曾中和點了點頭,神色中帶著幾分敬意“周書記在紀檢係統可是大名鼎鼎,我曾有幸在一次培訓會上聽過他的講座,受益匪淺”。
周宏義正是李達康的三舅,同時也是華國紀委的一名副書記。
雖然在華國紀委的副書記中排名不算靠前,但國紀委的含金量擺在這,哪怕是副書記,依然有著巨大的能量。
特彆是對於紀檢係統的人來說,國紀委副書記那可是他們心中的偶像和標杆,更是高攀不上的存在。
曾中和不禁對李達康多了幾分刮目相看,他沒想到李達康竟然有著這樣的背景。
一個國紀委副書記的影響力,可遠遠不是王國慶這個縣委書記能比的。
“李縣長,有周書記這樣的長輩指點,可真是讓人羨慕啊”,曾中和由衷地說道。
李達康輕輕一笑“曾書記過獎了,長輩的教導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自己能夠腳踏實地,做出成績來”。
“周書記最是欣賞像曾書記這種勤勉儘責、剛正不阿的乾部”。
曾中和心中一動,難道李達康就是自己的貴人?
要知道紀檢係統相對而言是比較封閉的,紀檢係統的乾部如果沒有大的機遇的話,基本上就是在紀檢退休了。
曾中和在紀檢係統已經工作了快二十年了,縣紀委書記基本上就到頭了。
乾完這一屆,能去市紀委擔任個副書記就算不錯了。
如果這個時候能通過李達康攀上周宏義的線,那他的未來就充滿想象了。
想到這裡,曾中和的眼神不禁熱切了幾分,他試探性地問道:“李縣長,不知道以後有沒有機會向周副書記請教一二?”。
李達康看出了曾中和的心思,但他並沒有直接回答,而是微微一笑,說道:“曾書記,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的”。
“周書記一直強調,紀檢乾部要有擔當,有作為”。
“隻要我們把工作做好了,自然會有機會得到他的認可的”。
曾中和聞言,心中若有所悟,他連連點頭,說道:“李縣長說得對,我一定繼續努力,不辜負領導的期望”。
兩人正說著,王國慶從洗手間走了回來。
他看了一眼正在交談的李達康和曾中和,眼神中閃過一絲陰霾。
但他很快恢複了常態,臉上掛起了職業性的微笑。
李達康和曾中和對視一眼,都默契地沒有再多說什麼。
王國慶不知道的是,此刻曾中和的心裡已經悄然發生了變化。
隨後,其他常委們紛紛回到座位上,會議室內的氣氛再次凝重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