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蒙蒙亮的時候,關意意推上自行車,拉著貨品和寶兒,和劉菊花一塊兒趕往縣城。
她們首先在祈珍家和好第一波麵團發酵著,然後才去打開攤位號地盤。
等一切準備妥當天也亮了,街上的行人陸陸續續多了起來。
關意意最先開張的就是她做的辣醬,一毛半一勺,沒有帶缸或者飯盒的還得自己回去拿來。
買辣醬的一般都是老顧客,家都在縣城,回去拿口缸也快。
等糖葫蘆和花生瓜子兒他們趕來到電影院門口,她的花饃也開張了。
老糖還忍不住開玩笑說:“小關,你這是要麼不做生意,要麼想做的那天就非常積極。”
關意意樂嗬嗬地介紹:“俗話說得好,早起的鳥兒有蟲吃。各位,這是我姐,以後如果她來擺攤大家照顧著點哈。”
劉菊花起初還有點不好意思。
雖然她的竹筐讓關意意賣了好幾個,可她自己本人還沒有擺過攤。
眼看人家老糖他們和氣得很,一口一聲大妹子,她這才漸漸放得開。
聽說那些燈籠是她編的,老糖他們嘖嘖稱奇。
女人做篾匠這事兒,之前他們想都不敢想。
總覺得這是老爺們的活計才對。
很快,大家也都聊熟了。
隨著街上的人越來越多,也各自開始忙碌起自己的小生意。
街道上一片熱鬨,祈家卻有了這樣一段對話。
大清早還不用去賣票的祈珍可稀罕那個和麵機了,自打機子開始和麵,她就坐在旁邊盯著沒動過。
腳已經好得差不多的祈奶奶看侄女那眼睛發亮的樣子,歎了口氣:“你是個多聰明的人,咋不先下手為強哩,我算著日子那小丫頭和你認識的時候,她才剛來上南,你咋就不趕緊把她說成兒媳婦呢?”
坐在一邊正在鼓搗修車工具的胡紅兵哭笑不得:“姑奶奶,你咋突然說起這事了?”
吸著老旱煙的父親胡社會悶聲悶氣說了句:“你姑奶奶沒說錯,歲數也老大不小,該早些給你說個媳婦。”
“哎呀!”一直沒出聲的祈珍這會兒才長長的歎了口氣:“姑媽呀,你是不知道,自打我看清楚意意這丫頭是個啥樣的人後,就一門心思想著讓她做咱們老胡家的兒媳婦。”
“無奈呀,有些人不爭氣,給他機會抓不住。平時在家裡跟爸媽鬥嘴的時候,那小嘴叭啦叭啦的特能說,可是站到意意麵前的時候,人家嘴就跟上了鐵鎖似的,屁都不敢放一個。”
“你想想,這樣的男人,哪個姑娘會喜歡呢?”
祈奶奶氣得直搖頭:“真是不成器喲!”
胡紅兵聽得表情無語凝噎:“不是,奶奶,爸,媽,你們是沒看見我就坐在這裡嗎?能不能給我留點麵子。”
祈珍立馬懟回去:“你那麵子有啥用,能給你生孩子,還是能給你當媳婦?”
胡紅兵懵了:“……”
自打三年前開始他就最怕過年,每年過年都要討論他說媳婦這事兒。
可是,他才二十三歲呀!
唉,這個家裡他最可憐啦!
……
過了中午,關意意的攤位前已經被擠得水泄不通了。
祈珍上班的時候把和麵機拿下來放在攤拉一側,這個吸晴的機器也吸引了不少人。
關意意的生意好,連帶著劉菊花的燈籠也好賣。
兩人生意好得隻管收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