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意思?”
“就是你擅長的再提高分數,英語這科稍微弱些,就儘量補,能補多少是多少,分數重量由擅長的去占比。”
“唉,也隻能這樣了!”許蓉已經開始焦慮了。
許老三扶了扶眼鏡:“小蓉,你彆那麼大壓力,越緊張越學不進去,我看小關的建議就挺好。”
既然聊學習的事情讓孩子們有壓力,他就把話題轉到了和麵機上。
關意意這才想起來告訴他:“明天於縣長他們就要帶著去參賽,但願一切順利吧!”
許三叔倒是很有信心的樣子:“一定會有人識貨的。”
他這次出差去了很多地方,長了見識,當然也要跟大家講講。
比如廣州深圳那一帶,人家響應國家號召改革開放,現在那些做生意的都跟打了雞血針似的,薅到一個門路就不放手。
許家二老和許蓉聽得眼睛都忘了眨,聽見過生意好的,但好到一天可以賣上千塊,那就遠遠超出他們的想象了。
許蓉甚至問了句:“三叔,你沒吹牛吧?”
許老三嘖了下嘴:“你這孩子,我像是吹牛的人嗎?”
二老麵麵相覷,他們心裡肯定不相信。
隻有關意意知道他的話全是真的,八十年代找到生意門路的人,真的創造了一批有錢人。
她當然也想抓住這個潮流:“但願有一天我的香辣醬能推廣到那些大城市去。”
三叔說:“哎,這個想法好,人嘛,就是得有理想,不過你一定要注意,咱們是一方水土一方人,他們那邊的人偏甜口喲,不能太辣。”
“好嘞,如果真要推廣過去,我一定再研究清淡的味道。”
這頓飯吃得很開心,關意意發現自己跟許家人坐一塊兒完全沒有拘束感,就像跟自家人似的輕鬆而溫馨。
她走的時候許蓉硬要送她一段。
兩人邊走邊聊,沒想到這段路上的談話,許蓉卻不小心透露了一個許家的消息。
“我爸媽可能會有工作調動,大概得調到市裡去,我聽我爸說,他不放心爺爺奶奶,到時候要把二老也接過去。”
“就為這事兒,我爺爺生氣了,好幾天都在發脾氣,說他舍不得離開老宅子。”
“我奶就比較豁達,老兩口原本就得由我家照顧養老的,說老大家去哪兒他們就去,反正隻要一家人不分開就行。”
許家的情況關意意大概知道些。
兄弟三人,許老大就是許蓉的父親,許三叔在煤礦當工程師。
許老二沒見過,據說在其他省工作,幾年都不回來。
剩下的就是還有兩個妹妹,家裡聚會的時候見過,妹妹們也都有自己的工作,嫁得好,也有兒有女。
所以二老跟著老大去養老,好像也是情理中的事。
關意意不由得問:“那爺爺奶奶去了市裡,這院老宅怎麼辦?”
許蓉說:“可能賣了唄,反正爺爺奶奶都這把年紀了,他們也不可能再回來單獨過,我爸媽也不放心。叔叔和姑姑他們要看老人,就去市裡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