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
李世民笑得合不攏嘴。
此時此刻,李世民徹底服氣了,心中的疑慮與困惑終於被這些荒誕的故事擊潰。
他本以為曆史中的一切都有跡可循,往往是嚴謹的記載與考證,但如今他不得不承認,這些所謂的“傳聞”卻展現了另一種彆樣的麵貌,甚至讓人忍俊不禁。
先是周瑜誤解了諸葛亮手指的故事,這個本應充滿英雄氣概的曆史人物,居然因為一個小小的誤解,成了故事中的笑料。
接著,又有了司馬懿穿越成黃月英,與諸葛亮生兒育女的荒誕情節。
李世民若有所思地看著四周,他終於明白了一個道理——這些傳聞並不在乎是否真實!
它們的價值恰恰在於它們的“不真實”,正是這種荒誕不經的“奇”打破了常規,吸引了人們的眼球,激發了無數人的好奇心。
曆史本就充滿了各種變數,而這些所謂的傳聞,就像是曆史中的“插曲”,並不受束縛,甚至有些荒誕的成分,才是讓它們傳頌百世的原因。
不僅是李世民,其他人似乎也都意識到了這一點。那些人們口口相傳的“傳聞”,逐漸成為了一種特殊的文化現象。
於是,各個朝代的古人們,似乎也紛紛意識到這一點。
或許這些故事並沒有曆史的厚重感,卻為曆史增添了許多彆樣的色彩。
於是,各個朝代的古人都將目光投向了天幕。
他們又期待,又忐忑不安。
彆人能被傳聞,倒也無所謂。
但如果輪到自己,那可就尷尬了。
【據傳聞所載,張懷民與蘇軾,實有隱秘之情!!】
話音剛落。
蘇軾和張懷民直接懵了。
“這簡直是汙蔑!”
“絕對是汙蔑!”
蘇軾怒聲道:“這也能被理解成那樣?分明是我了解張兄的心情,他常常徹夜未眠,我們這算是深厚的友誼,居然被惡意曲解?”
“真下九流!”
蘇軾懊悔不已,心想當初那首詩根本不該寫出來。
現在怎麼辦?如何為這段友誼澄清?
張懷民也是一臉茫然。
不過他此刻更好奇的是,按照野史的記載,究竟是他在上麵,還是蘇軾?
大宋時期。
眾人聽到這一切,全都笑噴了。
三國時期。
呂布騎著赤兔馬,手握方天畫戟,身上彌漫著一股無比強大的氣勢。
可當他看到那則離譜的傳聞時,他簡直忍不住笑了出來。
這簡直一個比一個更加離譜!
【又據野史所述,呂布雖貌似勇猛,號稱三國第一猛將,實則為女子,且容顏甚美!!】
【董卓與丁原,雖重呂布之武,然更欲其美色,故將其收為義子,暴露其貪欲!!】
【最終呂布忍無可忍,弑父複仇,報仇之深,難以言喻!!】
【呂布投曹操,曹操見其美貌,恐其傾心,故拒之門外!!!】
三國時期。
呂布的笑容瞬間凝固,眼中閃爍著憤怒的火焰,甚至一股殺氣彌漫開來。
他不可置信地看向天幕。
“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