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議室外蟬鳴聲此起彼伏,夾雜著社員們勞動時的吆喝聲,那聲音仿佛在向他人宣告東灣村不一樣的生機。
而會議室裡的空氣則仿佛凝固了一般,李長安和田永明呆呆愣坐在木椅上,臉上的表情也由最初的疑惑轉為了震驚。
龍麗帆的話仿佛給李長安打開新世界的大門,原來還可以這樣做。如果真的按照龍知青說得來執行,那在平武縣搞大規模養殖還真不是難事。
“龍知青,”最終,李長安回過神來,雙手不自覺的搓了搓膝蓋,一臉急切又渴望的說道:“可以帶我們去村子裡轉轉嘛!”
作為縣委書記,這東灣村他是來過幾次,可每一次來都是來匆匆去匆匆,從未真正了解過村子裡的變化。
但這次,他想借這個機會參觀一下東灣村的養殖場,看看龍知青這所謂的“科學養殖”,究竟有何不同。
聞言,龍麗帆微微一笑,眼角浮現出細小的紋路。她自然清楚李長安的心思,無非就是想親眼見見,畢竟耳聽為虛眼見為實,況且這又不是見不得人。
“當然可以,李書記請!”龍麗帆利落的起身,順手做了一個請的動作。
隨即,龍麗帆帶著李長安和田永明先後參觀了雞場、豬場。尤其是來到豬場後,李長安觀察得格外仔細!
東灣村的豬場是龍麗帆按照後世的布局來規劃的。整齊劃一的豬舍被分成的小隔間,每個豬圈差不多35頭豬的樣子!
“這就是王老研究得那個長白豬吧!”看著豬圈裡幾頭毛色光亮、體型勻稱的豬正在擠在一起搶食,李長安欣會心一笑道。
“是的,李書記這白豬就是王老苦心研究的品種。說起來這長白豬最大的優勢就是長膘快,通常45月就可以出欄,你看到的這一批已經是今年的第二批!”對於李書記的發問,龍麗帆在一旁解釋道。
“龍知青,現在你們這裡有多少頭豬。”李長安看一眼都沒看到頭的豬舍,一臉好奇的問道。
“生豬的話大概是400多頭,還有一百頭小豬崽!另外還有十多頭母豬和3頭種豬。”龍麗帆在心裡想了一下,而後估摸著說出一個大概的數字。
“這…”
聽到龍麗帆給出的數字,李長安已經不知道該形容心裡的震撼!照龍知青這樣說,東灣村一年不是可以出欄一千多頭肥豬!
李長安大腦裡飛速地運算著:哪怕一頭豬賺個十塊錢,那這豬場一年下來也有一萬塊錢的進賬吧!
這還是一個豬場帶來的收益,更不要說村子裡還有其他幾個場子比起豬場來也是不遑多讓!
這一刻,他總算是明白了為什麼東灣村那麼多人家蓋得起新房。
人東灣村確實有這個實力啊!
有這樣幾個下金蛋的場子,東灣村的日子能差到哪裡去?
接著李長安又去參觀了磨坊加工廠、食品廠,甚至連東灣村搞的魚塘也是看了一個遍。
這其中,田永明最震驚的參觀東灣村食品廠。他本以為一個村子搞起來的食品廠,而且招募的員工都是本村的社員,肯定是自由散漫!
然而,他錯了!食品廠的大門處就張貼員工的要求和注意事項。
東灣村食品廠工人不僅著裝統一,而裡麵的員工正認認真真的工作在的崗位上。甚至他們在一旁參觀時,也沒人放下手裡的工作跑來圍觀!
廠房裡乾活都是女員工,但每個人都是把頭發給盤起來或者紮起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