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兩人大眼瞪小眼,沒出門怎知叛軍已走?
“定是張家的人馬來了。”
“可能是張兄本人。”
此時張大哥的形象不禁浮現在二人心頭——張家大哥乃當世顯貴,秦國監國;張弟更是一代英雄,攻破京都,誅殺公卿世家。可謂豪傑。
“走,去清理。”
“建功立業的機會到了!”
二人帶著護衛出城。城中大亂,火光四起。
秦始皇長子扶蘇憂心忡忡,在鹹陽宮中來回踱步,思考對策。
“殿下,這裡不宜久留,還是避一避吧。”
趙大人額頭纏滿繃帶,忍痛爬上高處。
“不必擔憂。”
“百姓疾苦讓本官心痛如焚,若被流矢襲來,或許還感覺好受些。”
“殿下一萬不可灰心。”
“隻需再撐幾日,勤王大軍將至。”
趙大人單膝跪地苦苦勸說。
然而扶蘇內心糾結,是否能等到援軍?
按叛軍攻勢,攻入鹹陽皇宮恐怕隻是早晚之事!
“殿下您真是天上送來的祝福還是場災禍?”
扶蘇凝望城中哭喊聲傳來的方向,
一夜之間,曾經繁華富庶的鹹陽城已麵目全非,殘垣斷壁處處可見。
夜幕已深,殺戮仍在持續。每家貴族府邸都被攻破,士兵衝入屋內毀壞了眼前的一切。
婢女仆人四處逃命,不是當場斬殺就是被捕虜或躲於暗處瑟縮發抖。
一片廢墟之中,一名將士手握軍令牌,俯視地下跪的犯軍。
“韓將軍叮囑莫傷及百姓。”
“但你濫殺無辜婦孺。根據軍法,理當立即斬首!”
百餘名兵卒圍著,同情地注視著他卻不曾阻攔。
“侯爺,不服從判決。”
“你說一萬遍也不服!”
罪囚激憤地說:
“人是我殺的,可他無錯!”
將士沉聲追問,
你為何殺他?
小孩不過七八歲,衣服沾血已無生氣。
“他突然朝我要金銀,恐嚇我快走!我一時失控。”
問明原因之後,士卒仍解釋說年少時家中貧窮,曾在街邊乞討。某富人家公子喂食施舍,引起爭搶甚至挨揍留下疤痕,令他耿耿於懷。
將士聽了放下钜子令,低聲詢問:
因為這些往事你才動了殺機?
對方搖搖頭。
看到腳下金銀,突然怒氣上湧——
三十載時光飛逝。
三十年間沿街乞討的記憶,揮之不去。
“從故鄉那片狹小的土地到繁華的京城,我半生顛沛流離,身邊的人在變,環境也在變,仿佛一切都改變了。”
“直到今天……”
“我發現,原來什麼都不曾變。”
“我還是那個匍匐於地求生存的孩子,而他依舊是那個高高在上的貴族子弟。”
這個犯人的笑容中既有自嘲,也包含著對命運不公的控訴。
“當年我神情恍惚的時候,他挺直腰板,嗬斥道:‘快走!’”
“哈哈哈!”
“多麼可笑啊!”
“現在與過去難道還有什麼不同?手中握有利刃,你怎敢輕狂?”
“我三步就跨上前去,一刀結束了他的一生!”
犯人臉紅心跳,顯得無比興奮:“若今日我不動手,再過二十年,我或許還要向他的子孫乞求一口飯吃。”
“既然如此,不如早了結,免得將來。”
“人一生也許會屈服一時,但誰又能一世,子子孫孫受屈辱?”
“雖然我的行為觸犯了軍法,但我不後悔也不抱怨。”
“請將軍按軍規處置。到了陰間,我會繼續爭取公道!”
周圍的同僚們都圍了上來,想說情卻又不敢開口。
指揮官歎了口氣:“看在這次是初犯,且從輕處罰,二十鞭以正軍紀。”
“來人,立即執行軍規!”
犯人聽聞大喜,猛然抬起頭:“將軍,我就知道您與眾不同。”
“您發給我們的獎勵都是親手交付,並沒有一絲輕視。”
“大人厚待我們,我們願以性命相報!”
話說至此,旁邊的人急忙將他拖下去,深怕改變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