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提的是,這位時代中的戰略家與諸葛瑾、司馬懿並駕齊驅。他是東吳最堅決的聲音,本屬於“鷹派”,卻因時局所迫,選擇了比和平主義更為溫和的道路。而現在,他敏銳察覺到維係已久的三足鼎立之勢將被打破,並且預見到這可能導致整個東吳的毀滅!
“糟糕!糟糕!”
“東吳將陷入危難!”
這些憂慮在他心中不斷回響。
孫淩凝視著李軒猛烈地咳嗽,不由得詢問道:“大將軍為何如此堅持這個同盟?父親始終覺得荊州原本就是東吳的領土,對此情有獨鐘……”
李軒艱難回答:“無論是姓劉還是姓孫,對荊州的歸屬問題並不是最重要的。關鍵在於曹操最善於利用‘驅虎吞狼’的戰略……”
他邊拍打胸口,語氣沉重,“群雄逐鹿的曆史中,那些英雄豪傑相繼敗亡……都是因為這種策略啊,孫劉之間一旦內鬥,最終得益的隻會是曹操。孫劉若能攜手,則還有機會蠶食逆魏的勢力。”
李軒的話語雖輕卻滿是無奈和悲傷……
年輕的孫淩難以理解,目光也無法遠見數年後的變局。
孫淩隻是淡淡說道:“可是現在突襲已經開始,大將軍前往襄陽城,豈非以卵擊石?根據父親指示,當務之急……是我們趁亂逃離東吳吧!”
事實上他們有逃跑的機會——在四個月的觀察後,孫淩已找到看押他們的一些破綻。但李軒自始就堅決反對:“如果我們逃跑,這個天下就要變成曹操的了……”
“即使踏入龍潭虎穴,”李軒苦笑著說,“為了用我倆做人質換取停戰,我願親自會見關羽。希望這次能讓局勢有所轉機,雙方各退一步……”
說到這裡,他的聲音漸弱幾乎氣如遊絲,心中的憂傷正消耗著他最後的力量。
在他腦海裡,“唇亡齒寒,聯盟能保吳蜀安全。”這樣的信念揮之不去。儘管麵對現狀,他知道僅憑自己的身軀不足以左右全局;但仍選擇作為維持聯盟的最後一道防線!
成功與否將決定未來是否由逆魏一統山河,抑或還能再爭取一線生機。
於是,他繼續命令道:“加速……不用管我的身體……我能堅持得住!”
消息傳遞到曹魏的速度甚至晚於到達江東:由於新野的投降令宛城與襄陽連成了一線,縱有關羽派遣騎兵回報,許多士兵仍然不敢穿越這片死亡之地而繞路經其他路線抵達鄴城稟報曹營的困境。
秋天夜裡,幾個疲憊不堪的斥候疾馳入鄴城市門。一名衛兵高聲問話,斥候立刻回答:“八百裡加急軍事緊急通知,請儘快開門!”
大門緩緩打開。
不久李謀聞訊醒來,迅速穿衣,知道很快全城都將知曉噩耗。
烈焰燒儘之後,樊城等地滿目瘡痍——到處布滿了骨骸與破碎武器。賈詡、程昱等大臣聚集在曹操寢室,神情嚴肅討論著這一係列變故。賈詡儘力保持鎮定,而程昱焦急地搓著手;其他人如司馬懿和陳群也陸續趕到。
當曹操匆忙走出房間,頭發鬆散著,隻披了件睡袍問道:“這麼著急?到底發生了什麼?”
程昱不安地答道:“襄樊之戰已失敗告終,大火焚燒殆儘,多位將領不幸殉國……幸好宛城尚未向首都進軍……但是我們的防守優勢不再存在!”
此時,眾人震驚不已。曹王睜大雙眼環顧四周,在恍惚間似乎明白了些什麼。
“我是不是還沒完全醒過來?”他低聲呢喃著。
\"所有人都退下——\"
隨著曹君的一聲怒吼,眾人雖然滿臉焦急,但無人敢觸碰他的底線,隻是顫抖著往後退。
曹君似乎想回床上繼續未完成的夢。但他一躺下,心中卻清楚如鏡:程大人是他的太陽,從不說謊。
那麼……
族叔劉武……
樊城十萬精銳……
新野、宛城怎麼突然如此動蕩?許都城前再無屏障了?
就在屋外文武官員憂心忡忡地小步後退時,一陣震耳欲聾的聲音傳來,隻見曹君揮舞手中的長劍劈碎了一件古玩。同時傳來的還有他揚起的聲音。
“不可能……這絕對不可能!”
“我族叔劉武,那是天將軍,怎麼可能死去?不……他還在世,他活著!”
這一刻,這個剛剛封為魏主的男人忽然陷入了癲狂。
“不可能……絕對不會這樣!”
劉璋低頭嗚咽地跪在曹君麵前,後者伸手顫巍巍撫平劉璋淩亂的發角。這位統領南方的大將之死讓曹君瞬間憔悴了不少,他見到了自己最珍視的兒子劉璋,更加感到內心的脆弱:“劉和走了,劉武也去了……老戰友們都犧牲了,孤身邊可信賴的人越來越少了。”
劉武的逝去對曹君造成了巨大打擊,甚至麵對嚴峻局勢,他不再提樊城的戰況,隻字不提與荊州、宛城相連的情況。現在,許都的安全成了首要任務。然而,提及此讓他難以忍受七萬魏軍化為灰燼的事實。
儘管頭痛不已,但他必須麵對。“兒呀,形勢險峻,你能否率兵出擊宛城,解救許都之急?”
劉璋主動請纓。失去了襄樊戰線後,現在的許都城看似堅固實則缺乏優秀指揮者。再加上父君暈厥,兒子們必須站出來為國分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