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號還在持續,黃昏之後的月下奏響悲淒的樂章;宛如一首江東消逝前奏的挽歌。
自今天起,顧氏陸宗家族名存實亡。
伴隨著這聲聲淒慘哭叫中,新指令下達,“休息一刻鐘後再行急行,準備攻打城池——告訴那些淮南城鎮和合肥的人,令聞者膽喪。如早早投降可免於殺戮,一旦圍城後再談條件者,我必不留情。”
『我乃雁門王文遠』,『還記得逍遙津嗎?』,這一番話使局麵徹底逆轉。
通道路兩旁遍野
看到對方的服飾與殺俘時的情景,還以為是荊州軍來滅口。
“將軍……”
這時,一名長者急急忙忙地上前,說道:“將軍,請不要傷害我們。我們族中的智謀諸葛尚還在蜀漢為官,效力於劉備。他是劉備最為信任的人,希望將軍看在他老人家的份上饒過我們!”
以為麵對的是荊州軍,這家族隻能用諸葛孔明的名字作為保命稻草。
不過這要是平時說起這個名字,估計……張遼的月牙戟早就揮出去了,一兩個人頭也落了。
張遼意識到他們誤會了情況,但是並沒有說明。
魏軍特地裝扮成荊州士兵護送這些人前往江夏——這事聽起來實在是令人哭笑不得!
不管怎麼說都覺得很彆扭。
於是張遼沉穩地回應:“你們需要感謝的不隻是諸葛家族的孔明,還有你們的晚輩諸葛恪。”
說罷,他轉向身邊的士卒吩咐,“這裡靠近江夏郡,派遣隊伍將他們送到那邊,抵達後無須深入。安頓妥當就立即返回。”
張遼的表情一如既往冷峻得像在辦例行事務。
“喏——”眾將領連忙敬禮表示聽令。
與此同時,另一名副將迫不及待地彙報道:“將軍,士兵們已經整休完畢,大家對返回淮南,奪回合肥摩拳擦掌!”
張遼能夠感受到部下們的躍躍欲試。沒錯,失去的土地要從敵人手中重新奪回。
張遼隨即翻身上馬,高聲命令,“傳達我的命令,加快進軍速度,跨過肥水直取合肥——”
若占領合肥,收複淮南指日可待,這次行動,務必乘勝追擊,一氣嗬成。
話音剛落,陣陣馬蹄聲響徹雲霄。張遼策馬前行,帶領著身後的五百精銳戰士緊跟其後,再加上不足千人的騎兵隊,向敵軍發起衝擊。
這場大勝儘管斬殺了無數敵人,然而張遼軍隊的損失也非常嚴重——這是一場慘烈而艱難的勝利。
……
建鄴城醫署內。
孫權感到一陣欣喜,因為呂蒙的情況終於有所好轉。他的手指微微顫動了,雖然還未清醒,但這已是難得的進展。
對於孫權而言,局勢緊迫萬分,他多麼希望能有人助他力挽狂瀾。而現在,在這危難時刻唯一可依賴的人竟還是那位半昏迷不醒的武將,呂蒙。
而今,這位陷入黑暗混沌的勇士腦海中浮現出了許多往事。那是一個個如同幻燈片般閃過的曆史瞬間:
回到八年前的建安十四年209年),赤壁之戰剛剛結束的一年後,就在周瑜和曹仁交手的南郡之戰前夕……
甘寧被圍困時,軍情緊急,呂蒙匆忙跑入周瑜軍營:“周都督,屬下已聽諸位將官討論,多數認為我們兵力不夠無法分兵援救甘寧,但事實隻是因為大家輕視甘寧曾經的身份而已……”
繼續道:“如果三軍被困而不解救,這會影響我軍士氣的!這是您以前教導我要珍惜的人心!周都督,若您親自率兵前去救援甘寧,能振奮前線士氣並十天足以解救困境!我們的大本營有淩統一樣能守得住。”
呂蒙滔滔不絕的一席話語讓周瑜非常驚訝。
“子明,你說得很好。”周瑜感慨萬千,接著道:“江東有你在,我才真放下心來”。
此語不僅令呂蒙首次受到重大的表揚,而且直接促使周瑜下定決心率領主力救援甘寧。
當時戰局正是由於甘寧偷襲控製夷陵遭到包圍,大部分將官認為我們力量太小不能分散兵力,唯獨呂蒙提出留下淩統防守,並迅速組織人手去救出甘寧,最終造成敵人潰敗,也為南郡之戰爭取得成功打下伏筆。
隨著曆史場景的交替閃爍…
一年過去了,呂蒙成為孫權信賴的將官,二人經常交談,然而呂蒙每當麵對孫勸讀史時便滿臉苦相:“主公總是建議我讀書,軍務實在繁忙沒時間啊。”
見狀,孫權限臉色一變語氣略帶不滿地說起讀書的重要性來。
“你覺得很忙碌就算了吧?你以為我在你這般輕鬆麼?我也常常通過書本了解往昔故事,學到了很多寶貴經驗,更何況像你這般年輕的將士呢?我希望你能不斷閱讀各種書籍,汲取智慧並運用到戰場中。多關注兵法典籍、曆史經典啊。”
最後又叮囑一句道:“要知道子明,
李文提到這,稍稍停頓了一下,隨後語氣變得十分嚴肅:「軍師啊,如果你連敵人都辨不清,那我們就危險了……我剛才又想到三個策略,也許能幫助我們奪回荊州!」
「不可,不可……」麵對李文的提議,林肅連連擺手。「目前我們和劉備的聯盟是聯合抗曹。你才華出眾,言談中旁征博引,我都看在眼裡。可是……這個世道終將三分天下,任何兩方聯手都難以長久保持優勢!」
「但是也不能把南郡拱手讓給劉備,這是我和大將軍周郎共同努力得來的地盤。軍師,且聽我詳細說明這三條計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