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宴設在庭院西南方,這處吉地上搭起了紅色帳幔。儘管宅院寬敞,然而來賓眾多,顯得相當擁擠。樂聲悠揚,歡笑不絕於耳。
李芸獨自坐在喜棚中,輕搖紈扇,案頭擺放著未動過的大禮供品。周圍的孩子們拉著手跳著、唱著,“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於歸,宜室宜家……”
而在外側的宴會中,眾人都忙著給老將軍夏侯惇敬酒祝賀。
“將軍,恭喜啊!”
“好一對璧人,真是郎才女貌!”
開玩笑的問題一個接一個,“往後咱們家李芸會不會把顧清明擺平呢?”
一句句問話伴隨一次次敬酒。
李默坐在夏侯惇旁邊,適時幫忙解圍,可見這位失去了兒子的老人已將李默視為親人。
就在氣氛漸入高潮之時。
“哈哈哈……”一陣豪放的笑聲過後,曹操出現了。他踱步步入宴席間。
大家見到他,紛紛作揖,“見過大王!”
曹操笑著讓大家繼續暢飲暢吃,並自豪地說道:“這是孤的唯一孫女,今日她嫁給了我們的駙馬都尉。自此刻起,顧公子就是我的親孫子!”
說完,提來一瓶酒說,“雖然駙馬不懂飲酒,難以酬謝大家,但這不是問題,我做他的父親今天親自來敬各位一杯——來吧,大碗喝酒,我與諸位共享一杯。”
隨著曹操的舉動,顧青的身份瞬間被抬高了許多。所有人都明白了一件事:這個駙馬非同凡響!
誠然,曹操也有自己的打算。為了加快熱氣球等重要項目的研究進展,未來需要各方麵的人力配合和協調。如今他如此提升顧青的地位,有助於將來更順暢地推進事務,同時反製對方的力量。
曹操作出了極大的賭注,不僅寄托了對付關氏的希望,更關乎大魏的前程。他在等著顧清的成功。
同時,這也使李默心中疑慮增多。當曹操特意告訴他要寄厚望於顧青等人身上時,李默意識到這些人肩負的責任。
顧青是誰,為何當初雲旗公子提到的重要人物裡並無此人?
此刻的不安逐漸加深。
——這夜是他們的洞房花燭夜。裝飾得紅燈籠亮的新房間中,李芸已摘下了扇子,穿戴著華麗服飾坐在床邊,長長的紅裙拖在地上。
從前廳隱隱傳來的樂聲,卻遲遲不見她的夫君身影。
是的,這個年輕的小夥子比自己還年輕些……
她歎了口氣,低聲自語道:“聽說這顧青不喝酒吧?怎麼到現在還沒有來。”
說起這點,她想起了五日前,祖父突然宣布訂婚之事。
訂婚?
即便李芸年紀不大,卻已經具備了軍事指揮的知識。從未有過教導女子之道的經驗下,她對婚姻感到異常陌生。
“爺爺……我不願嫁給
聽到這話,小燕抬起頭,問道:“爺爺說的是那個被救的女子是劉夫人,而丁家的女子就是丁夫人嗎?”
“正是如此!”老祖宗鄭重點頭,神情嚴肅。“當年為了迎娶劉夫人,我不惜向丁家妥協,讓她作為婢女的身份留在府中,這樣我就能順理成章地同時迎娶了丁夫人和劉夫人……當時我以為自己的計劃天衣無縫,卻沒想到命運弄人,劉夫人為我生了兩子一女,而丁夫人一直沒有生育。自那時起,丁夫人和我的關係日益疏遠,她的心再也無法在我這裡了。”
說至此處,老祖宗的麵容愈發顯得沉重,略帶落寞。
顯然,即便如今他已屆古稀之年,當年這段往事仍然縈繞心頭,讓他耿耿於懷。
他的聲音變得更加深沉:
“後來劉夫人去世了,我的二子阿銳也早早夭折……丁夫人便將大兒子阿昌以及清河長公主視若己出,對她二人極為寵愛,但卻從不給我一個笑臉。接著在宛城發生的變故……因為我的失誤,引起了張繡的反叛,阿昌為了救我犧牲了自己……丁夫人得知後怒不可遏,從此與我徹底決裂,不辭而彆。我多次去接她,可她卻始終不予回應,甚至要求我寫下休書,並讓她再嫁他人。但丁家人不敢,說‘曹操的妻子,還有誰敢娶?’”
說到這,老祖宗的聲音已然沙啞,“你爺爺常常想,一生行事光明正大,唯獨對不住阿昌,對不住典韋、曹安民、還有我的絕影馬……假如他們真的在冥間有靈,當他們問及他們的母親、問及我時,我又該如何回答?如果他們問我過得好不好,又該怎麼答呢?”
老祖宗似乎因情緒波動,道出了埋藏多年的故事,儘管這一段敘述似乎與小燕最初的問題相去甚遠。然而,在老祖宗的話裡行間,無不流露出對阿昌和兩位夫人的深深愧疚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