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麵對眾多聽眾讓他有些手忙腳亂,但是很快便調整過來,把這些人當作自己學生般對待,開始講解雜交玉米與基因突變的概念。
接著,為了增加互動性,李明挑選了台上三對年輕人作為誌願者配合示範教學,分彆給他們設定不同的名稱:長短、大小、倒與不倒。
這種方式使得台下觀眾興致盎然。
他生動有趣且簡單易懂地介紹了遺傳學中的顯性和隱性規律以及基因重組的基本概念。
在深入淺出地講解完畢雜交玉米的具體過程之後,會場上一片寂靜無聲,眾人消化所學內容,深刻感受到這背後所付出的努力及智慧。
最後,在進入基因突變的主題時,他從最基礎的定義出發,邀請了一位德高望重的周教授發言,周教授用自己的語言通俗易懂地解釋了基因的作用機製,這讓李明深感欽佩。
當講授完胰島素結構及其相關聯的遺傳因素時,連一些年長的學者也難掩好奇,站起身來靠近前排傾聽,希望能更清晰地理解這一創新理念。
這場講座不僅展示了現代農業技術的新方向,也點燃了許多聽眾心中對未來探索科學的希望之光。
因為連基本的步驟都沒搞定呢!
“這是我昨晚想到的。”
李曉陽望著黑板上的兩條線,毫不掩飾地把未來人的發現占為己有。
但是話說回來,這個世界那些關鍵人物的存在與否也說不定,總不能指望可能不存在的人來推動科學進步吧。
所以他覺得有必要給自己上一道保險。
是的,這就是李曉陽的自我安慰,並且似乎挺有效果。
在黑板前,李曉陽講得頭頭是道。
台下眾人聽得出神,仿佛在海綿中汲取知識般津津有味。
“我們假設基因是由兩條線組成,上麵有許多編碼,就像26個字母打亂順序後排列。”
李曉陽隨手寫出26個大寫字母。
“基因在複製過程中,有一個物質能夠精準判斷其形態,並與配對。”
李曉陽又寫了26個小寫字母。
“每個小寫字母對應一種氨基酸。
當符號與編碼匹配時,這些氨基酸會按固定順序排列並連接成一條多肽鏈。”
“當這些多肽鏈結合在一起,就形成了蛋白質。”
待眾人理解後,李曉陽再次走到最初寫的內容旁:“如果這最初的26個大寫字母突然發生變化,會怎樣呢?”
“第一部分變,其他部分也會隨之改變嗎?”
“而這種現象!”
說著,他在“突變”
這個詞下方重重劃了一條線,“我們稱它為突變”。
聽眾再次陷入沉默,奮筆疾書記錄每一個字。
“在研究雜交實驗時,我遇到過這樣的情況。”
“某株植物的雄性突然表現出不育的情況……”
李曉陽隨後按照預定內容進行講解。
台下,鄧院長身邊的兩位老專家無奈地看著這一幕。
“院長,這樣的人才一定要留下來啊。”
“是啊,他這些觀點雖大膽,但卻很有道理。”
“我覺得隻要有他協助,在三五年內,國內生物學將大幅超越國際水平。”
“院長,老張說得沒錯,你得爭取讓他留下來,實在不行我們去找上級幫忙。”
周圍的人都一個意思:無論如何也要留住李曉陽。
這種人才,兼職太可惜了。
鄧院長歎了口氣:“我又何嘗不願意。”
“但這人在哪裡都不太平穩。”
隨即解釋了一個工廠的事情,幾個專家聽完,覺得學術研究不應隻為金錢考慮,但仍不得不現實麵對。
老人突然抬頭說:“不對啊。”
“什麼不對?”
“這麼大件事,上麵居然不管嗎?”
鄧院長搖頭,“你們沒看到最後發表論文的人名?心中有數就夠了。
畢竟願意和我們打交道的人不多啊。”
大家聽了低下了頭。
鄧院長默默加了一句:“要不然,怎麼給這麼多稿費呢。”
……
四合院中,秦京蘭抱著槐花在這散著步。
不知不覺間開始設想入住隔壁的可能性,她現在越來越看好許大山。
不過依堂姐秦淮蘭的意思,還需要多考察一下,證明她確實喜歡許大山,並不是因為嫁不出去才湊合。
秦京蘭覺得可以繼續等待幾天以增加她的份量。
未來要在這個城裡安定下來,秦京蘭內心自然欣喜,遂走向院子門口。
“真是個不守婦道的女人,幫外人欺負男人。”
遠處傳來嘮嗑聲,秦京蘭循聲看去是趙大媽在嚼舌根。
“二媽說的是誰?”
“自己想吧。”
趙大媽眼神遊離,話中有意無意針對秦京蘭。
兩人交談中,秦京蘭愈發認為二大媽說的有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