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道師”
正為戰勝張工而興高采烈地笑個不停。
此時門被推開,三個人走進房間——原來是鄭主任、黃主任及“李組長”。
他們三人停下了腳步,愣住了幾秒鐘之後恢複正常。
張工趕緊站起來收拾掉剛才在地上玩耍留下的印記;一旁觀戰的小道則跟著快速站起身。
麵對領導們的目光,兩人都感到一陣莫名的壓力。
“你們在這裡乾什麼呢?”
鄭主任問道,眼神掃視過兩人。
白襯衣的男人微笑著看向這對老幼組合:“這倆人可真是活寶,在這種時候還在找樂子。”
隨後,他轉向身旁條紋衫的男人,兩人默契交流了一個眼神,繼續展開下一步工作安排。
“我們這邊還需要做進一步修改和完善,希望各位同事繼續努力。”
會議結束以後,眾人散去,唯獨留下兩個意外碰麵的老朋友。
劉工與另一位新來的工程師相視一笑,心中暗湧著難以言表的情感,而此刻無需言語,彼此間的理解與默契已然傳達出所有的話語……
幾天後,正式的會議如期召開。
項目進入關鍵時刻,每個環節都不容出錯。
王主任咳嗽兩聲,打斷了陳組長的哀怨哭訴。
“陳同誌,這件事我們已經向上級彙報了,上級同意我們的計劃。”
陳組長冷哼一聲。
他知道這個情況,隻是心裡依舊有氣。
“你們的困難我們完全理解,也明白大家為了成功付出了多少心血。”
王主任語氣堅定,“我們都懷著共同的目標——將工作做好,挺直腰杆站起來。”
“我相信隻要心往一處想,力量往一處使,沒有我們克服不了的難題。”
陳組長苦著臉,這些道理他比任何人都清楚,但這次是為了物資問題才如此。
基地上下都知道他們這些技術專家是最受重視的。
雖然要求一視同仁,但由於他們工作的特殊性,消耗大量腦力,因此需要更多的補給來維持狀態。
這也是領導們一直強調並特彆對待的地方。
這次他和黃主任商量好來爭取一些實際利益。
“如果飯都吃不飽,怎麼有力氣乾大事呢?”
陳組長抱怨道。
王主任轉頭看向新麵孔李小輝,“你是新同事吧?”
李小輝愣了一下,點頭說:“是的,我是李小輝。”
“聽著像是京城來的?”
“沒錯,我是從紅星軋鋼廠來的。”
王主任點頭表示認可,“我也曾是那兒的人,很久沒回去了。”
李小輝不知道該怎麼回答。
旁觀者如黃主任和陳組長一時也不明所以,靜默觀察局麵發展。
“來了以後適應得怎麼樣?”
“還行。”
“年輕人就應該出來闖蕩,增長見識,對將來很有幫助啊。”
“確實受益匪淺。”
李小輝點頭說道。
“一路上我學到了很多,看到了很多。”
“嗯,我們應該為國奉獻,哪裡需要就去哪裡奮鬥。”
王主任繼續與李小輝交流,兩人聊了幾句家常,逐漸偏離了主題。
屋子裡的人們露出各異的表情。
而王主任通過這些日常話題在側麵了解更多信息。
張組長似乎也有所感悟,在楊小輝麵前來回掃視,心裡隱隱察覺到一些不同尋常之處。
交談間,王主任和趙文博對視一眼,後者接著談起了工作上的問題:“這報告上提到幾個關鍵環節的問題需要調整,尤其是核心組件不能承受足夠的壓力,若考慮熱脹效應,後果將更加嚴重。”
隨後兩人離開,並向黃主任交代了一番,提醒需要注意的問題。
當三人離開房間,黃主任和張組長一同走出。
張組長拍拍楊小輝的肩膀:“走了,賺了個煙包一瓶酒,不錯啊。”
楊小輝感到一種說不出的奇妙感受。
走過安檢區,拿著分得的物品返程。
途中張組長忽然問道:“你看起來心事重重?有啥事跟我說呀。”
楊小輝搖了搖頭,“沒事兒。”
心裡卻在回想剛發生的種種情境。
“嘿!你知道那句話‘當局者迷’麼,你現在就是這樣!”
張組長打趣地說。
停了下來,楊小輝皺起眉,“你覺得冉組長怎麼看我的目光很特殊?”
“特殊的眼光?什麼意思?”
楊小濤突然感到某種啟示。
腦海裡靈光一閃,回想起了曾經離去的父親的形象。
經過幾秒鐘思索,他明白了眼前的狀況,並意識到冉某人可能正是嶽父冉秋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