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爭鬥,丹氣滲入丹體,龍虎身形漸淡。最終兩敗俱傷,形體崩散融入丹體,隨之而來的龍吟虎嘯使丹體染上赤藍紋路。丹氣激發的水柱回落,白玉堂搶先一步抓住丹珠。
細看之下,已非吸魂丹原貌,赤藍紋飾化成龍虎纏繞。這便是地寶龍虎丹,服之可得陰陽調和之力,孕育內丹。白玉堂拋丹於後,多寶貔貅一口吞下,丹氣化為神力彌補金燈銀燭的損耗。
丹中奧義轉化為言靈,“龍虎一氣”。信息雖簡,卻意味深長,白玉堂反複思索其中玄機。
這天地交彙的氣息倒是彆有一番韻味,想要將其化為己用,有三條路徑可供選擇,每條路子都能提煉出獨特的氣息來助益自身。
那融合後的氣韻,充滿神秘色彩。
第一種氣息名為“夜煉丹爐逢龍遇虎,雲巔踏步戲鳳翔”,與修道有關。
第二種是王者之氣,據《史錄·某羽傳》記載:“範增勸某羽道:某公居某地時……我觀測其氣,皆顯龍虎之姿,五彩斑斕,此乃之兆,速取之,莫失良機。”
書中所述,若見五彩龍虎環繞,則為至高無上的王者之氣。
第三種則是戰陣之氣,如詩雲:“北辰轉悲龍虎勢,西邊止戰犬羊亂”,指代雄師勁旅所凝聚的強大威壓。
正所謂,這三股氣息各有所長,需慎重擇之。
若選第一種丹氣,需服丹聚氣,能滋養自身,增強修為;第二種王者之氣,以氣息煉化,頂上常現五彩龍虎,無所畏懼;第三種戰陣之氣,一經施展,呼嘯之間仿若有千軍萬馬,銳不可當,直刺敵心。
理論上,王者之氣最為強橫,能夠萬法不侵,隻是這天子之氣極難尋覓,非命定者不能擁有。
一個朝代裡,唯有開國或複興之君才能孕育出這般氣息,一旦逝去,這氣息便消散殆儘。
然而,今時今日,哪還有真命天子出現?再往後,這之位早已成為曆史塵埃,因此這王者之氣雖美,卻難以企及。
至於丹氣,對於已有長生根基與天庭雷法的某人來說,實在缺乏吸引力。他已擁有不朽金丹與萬載壽元,還有什麼比這些更令人心動?
他真正渴求的,是一種主動出擊的能力。
既然王者之氣無法達成,丹氣又不屑一顧,那麼隻剩下最後一條路——戰陣之氣了。
成就戰陣之氣的軍隊少之又少,曆史上僅存一些特殊兵種,如魏武卒、白馬義勇、虎豹騎、陷陣營、玄甲軍、嶽家軍等。
若能找到這些軍隊遺留下來的甲胄、武器或旗幟,便可以從中汲取戰陣之氣加以修煉。若能得到虎符就更好了,因其蘊含的軍氣最為純粹濃鬱。
某人思索片刻,決定先完成對金算盤的承諾,籌建商會。一方麵賑濟災民是善舉,另一方麵也可借商會之力獲取所需之物,比如武器、甲胄、旗幟甚至虎符。
商會行走四方效率更高,同時還能留意各地異象,或許能借此發現某些奇珍異寶。
但問題是,普通軍隊難以達到戰陣之氣的要求,若非怯薛軍,恐怕很難滿足條件。
罷了,此事交給商會處理便是。
隨著丹氣之爭平息,瓶山漸漸歸於寧靜。某人望向瓶山的地勢,不禁歎息。
這瓶山原本絕佳的風水格局已然改變。主墓室作為整個瓶子的塞子,至關重要。之前主墓室尚在時,瓶山吸納四方靈氣,暗含風水妙處,孕育出無數奇跡。
如今主墓室崩塌,瓶山失去塞子,儘管依舊收納四方靈氣,但那些孕育出的力量開始從缺口逸散,逐漸流向四麵八方。
在一片幽深的山林間,古老的雲氣與清澈流水交織成了一幅獨特的畫卷。這片土地被賦予了靈性的滋養,仿佛化作了一座滋養萬物的寶庫。然而,這種福祉卻悄然改變了周圍大地的命運——這片區域的脈絡因瓶山的靈氣而逐漸豐盈,或許終有一天會孕育出新的奇跡。
除非有誰能帶回那塊巨大的青石,重新封住瓶山的入口;或者天降隕石,恰好卡在瓶口卻不損毀山體,完成這一壯舉。但這一切顯然超越人力所能及,就連白玉堂也隻能無奈歎息。
他望了一眼退水後的洞口,發現水麵似乎正在緩慢回升。轉身朝山下走去時,他心中已無牽掛。行至半山腰時,腳步停了下來。不遠處,一棵高大的樹上掛著一隻身形如家犬般巨大的黑色蠍子,宛如一麵黑色的琵琶。再往上一點,則有一隻體型稍小,渾身散發黑玉光澤、顯得更加矯健的蠍子。
“山蠍子?”白玉堂微微驚訝。瓶山因其特殊的風水環境,加上煉丹遺留下的金石藥氣,孕育了眾多奇異植物和毒蟲。這些毒蟲往往生活在陰暗潮濕的地方,尤其在午夜時分最為活躍。然而此刻接近正午,陽光雖不強烈,但仍是白天陽氣最旺盛之時,這般時間出現,實在罕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