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建國等人趕到澄邁後,肖衙役因為腿已經截肢,跟劉德富、陳五郎和伍氏道等人商議後,決定把他留在澄邁幫劉德富一起看守藥館,一行人在澄邁又休整了5天,劉德富找了個相好的女郎中又給釧兒檢查了一下,確認已失去生育能力。
不過這回釧兒沒有太過激動,隻是把頭靠在高建國肩膀上,默默流了點眼淚,王文清長歎一聲,也不說什麼,搖搖頭走開了,高建國輕輕歎了口氣,隻是點了點頭,拍了拍釧兒道“沒事就好,你記住我跟你說的話,彆太想不開”,釧兒流著淚使勁點了點頭。
老船工和船先留在澄邁,船仍然是官船,手續由劉德富去找原來呂世明的關係打點辦理,不過山妹堅持要跟他們一起去黎寨,於是,5天後,高建國一行8人加上陳五郎、伍氏道共10人向第二寨進發。
剛離開澄邁,海邊就又起了颶風,幸好已經進山,但是還是大雨如注,時不時還有山體滑坡,眾人雖然早已做好了各種準備,且帶齊了各類所需物資,還是走走停停,200裡的山路足足走了8天才來到第二寨。
高建國一行來到黎寨,至少對目前集中在這裡的3、40個漢人來說,還是件大事,高建國先是到迎賓殿(原呂世明及其手下的住處,後來被暫住在此的黃文斌、王濤、吳海軍改了名稱),對所有認識不認識的人都作了一圈揖;
算是打過了招呼,包括阿麥和現在一直跟著彭成龍,已經成了彭成龍弟子和護法隊長的黎人夥計阿倍,也都點了點頭。
伍氏道尤其興奮,不等大家互相打招呼介紹完便急著問道“高哥,我們以後怎麼辦,聽你的”,高建國笑了笑小聲道“這事到時候再說,聽大家商議的情況”。
正在跟眾人笑談,忽然一個女護法走到彭成龍身邊,小聲說了幾句,彭成龍用不太熟練的黎語回複“知道了”,隨後對眾人一拱手“大祭司和長老們要見一見高哥,大家今天先到此為止吧,來日方長”,說罷領著高建國便出了迎賓殿。
一路往大祭司神殿走去,周圍不少黎人都跑出來看高建國這個漢人口中的高哥,高建國覺得這些黎人很有趣,也一路向大家拱手敬禮,黎人中也有少數上層漢化人士拱手還禮。
來到神殿大廳,大祭司和5位長老都在廳中坐著,幾名護衛站列在兩邊,緊挨大祭司旁的座位空著,明顯是大護法彭成龍的位置。
彭成龍先走上前,用不太熟練的黎語給在座所有人介紹了一下高建國,大祭司點了點頭,跟彭成龍說了幾句,彭成龍馬上笑著跟高建國說道“大祭司問你,你是漢人的天神使者嗎”。
天神使者,高建國一愣,看向彭成龍,馬上明白是什麼意思,答道“我不是什麼天神使者,我隻是一個普通漢人,但信奉漢人忠信仁義的道理,也能大體作到,加上比這裡大多數漢人稍微年長,故而這裡與我相熟的漢人會稱我為哥,以表對長者的尊敬,僅此而已”,彭成龍馬上用黎語跟大祭司和長老們說了下。
大長老聽罷微微一笑,用黎語問道“你才多大年紀,妄稱長者”,彭成龍馬上說給了高建國,高建國也是微微一笑道“我們漢家以為,有長者之風年幼者也可為長者,無長者之樣者雖年長不能稱長者,即所謂‘有誌不在年高,無誌空長百歲’也”。
“這麼說,你自認你有長者之風了”五長老直接用漢話問道,這五長老乃是大長老的堂弟,年齡不大,但少時便接受漢化,又出山見過世麵,與官府有些關係,這麼些年來,第一寨幾次想搶奪第二寨的財物與人口,但因為官府的關係,一直未能成行,加上他又有家族的支持,因而也是年紀不大就位居長老之位。
此刻他這樣一問,高建國馬上回複“在下沒有這麼自以為是,但兄弟們抬舉,看得起高某人,因而所謂長者之風主要是他人的評判”。
4長老點了點頭,也用漢話問道“雖說你跟這寨中大部分漢人關係交好,又是大護法的兄弟,但黎寨太小,窮苦不堪,現在已是養著數十名漢人,若是你又帶上10人過來,再養起來,恐怕小寨有些吃力,不知道高先生一行能給我寨中帶來點什麼呢”。
這4長老與3長老都是早已漢化之人且二人關係緊密,四長老漢名李烈興,也取有一個字“英忠”,見他問的實在話,高建國想了想道“我這幾位兄弟,都是多才多藝之人,不會白吃黎寨的飯食,我那兄弟黃文斌黃洪宇,頗懂機關之術,這黎寨南坡,可以種植大量稻米,但未開發,想是水流不暢不易開發,故而荒廢;
若是容許我那兄弟施展,隻需百十人半年挖掘時間,可開挖溝渠一條,如此,水多時可儲於溝渠,水少時可用溝渠之水灌溉,如此,以黎寨所種占城稻之產量,再養活3千人亦不是難事;
我那兄弟王濤王經武,乃兵學奇才,練兵打仗,是他平生最大樂事,若將寨兵交他訓練統領,必能確保黎寨平安;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