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倍跟阿土、錢七等人到了碼頭,碼頭的林家守備已經得到了指令,不過還是要給些好處才給他們劃碼頭範圍,錢七早有準備,守備見到錢財,這才叫來幾個人,圈畫起碼頭來,阿倍見給他們的地盤隻有不到一裡長,寬隻有50丈,還都是在雜草叢生、亂石嶙峋的泥灘上,眉頭皺了起來道“這什麼碼頭啊,船隻如何靠岸,人怎麼登陸呢”。
守備輕蔑的說“林家的碼頭海灘就這麼些,你們想要好的多的地盤,那就再找族老們去”,錢七使了個眼色,幾個人都沒吭聲了。
等守備走了,阿倍道“這地方不好好整修是沒法用的,棧橋也沒有,人沒法上岸”,錢七點點頭道“都知道,但現在隻能先這樣了,好在長度還行,隻要船不是太大,看到岸上的旗幟的標誌,還是能靠過來,至於整修的事,等大公子回來再商議吧”。
幾個人都歎了口氣,錢七又問道“阿倍,準備什麼時候走”,“現在這個樣子,我走的也不踏實,至少等大公子或呂世伯回來,把這灘頭的事有個大致的落實,我再走,也好跟委員會說清楚,否則,真的再帶兵過來,這裡可沒法登岸啊”阿倍皺著眉頭道。
錢七也歎了口氣,道“要整修的話,人手要就地召集,估計能招到人,但是這花費必不少,我看等大公子回來商議好後,你再走,否則,下次帶兵過來沒法靠岸就麻煩了”。
5天後,呂征回來了,還帶來鄭先生轉交的一封信,是宋室攝政王弟弟,馬尼拉代樞密使、越王趙焗寫給呂世明的,當年宋室敗亡,王公大臣大多隨張世傑南下潮汕,但越王卻從湖南南下,到了雷州,他見宋室無望,便想投奔早早跑到海外經營的兄長。
在雷州時,這位越王隨從護衛加起來僅剩數十人,還是得呂世明相助,才帶著百把號護衛和眷屬渡海亡命呂宋,因此,當他聽說呂征到呂宋時,便給了很大幫助,否則,林家是不會給出一塊地給呂征做商行的。
現在,聽幕僚鄭先生說起呂世明也已到呂宋後,趙焗就趕緊寫了一封信,交呂征帶回。
呂征回來後,呂世明還在仁牙因,但讓韓三帶的信卻到了,大家問了下韓三,知道此行有驚無險,而且談的還很融洽,都是大喜過望。
大家商量了整修海灘的事,呂征讓錢七先計算一下大概需要花費多少,太多了就去想辦法籌錢,不多的話就馬上招人開乾,但不管怎麼說,3個月內必須整完。
因為從農曆4月起,直至農曆11月底,南洋都是颶風季節,而自從蒙元占據瓊州後,呂宋這裡不要說前宋室那幾家了,林、白二家與大陸也少有商路往來,如此,便沒有什麼可避大風之處,從瓊州過來,隻能選12月到3月底的這段時間,其他時間,因為沒有泊船之處,颶風一起,會非常危險。
阿倍回去瓊州,要把這邊的事情跟委員會報告完,然後形成決定,再把兵、財、物、盔甲刀劍等準備好,至少要2個月時間,而且船太少,才7艘,呂征決定跟阿土一起去港口拜訪幾個商人,看能不能租幾艘船,然後跟己方的7艘船一起返回瓊州。
拜訪了整整2天,才找到2家願意租船去大陸的商人,但是租金實在太貴,不過也沒有辦法,最後大概計算了一下現有的錢物,租了5艘商船跟阿倍和山妹帶的7艘船一起回瓊州,不過考慮到來時還要運兵和各項物資,所以這5艘船要2個月後才能回呂宋歸還。
瓊州,最大寨,委員會聽取了阿倍從呂宋帶回的消息,並看了呂世明帶回的信,高建國首先開口道“大家看下一步怎麼辦”。
自從呂世明和山妹等人帶兵去呂宋後,第二寨和最大寨的合並驟然加快,在想辦法驅走了最大寨的一個寨主後,又加入了一個3寨主到委員會,於是2寨很快合並了。
合並後的黎寨有近軍民,大部分是黎人,直屬委員會的武裝力量則增加到了戰兵600人(包括冼真的300人,已經訓練為戰兵了),預備兵約1600人(其中女兵100名),可謂兵強馬壯,稍加訓練和武裝,可以說在這瓊州島上,已是無敵的存在了。
王文清因為年紀大了,退出了委員會,這樣,委員會還是15人,除去張賢元、彭成龍和呂世明3名在外的委員外,12名委員都在黎寨,2名候補委員1名劉德富跟彭成龍一起去了雲南,還有1名張文燦則在寨裡。
冼南海最先發言,他說道“隻要盔甲刀劍到位,派出500兵力應該不成問題,這隻是第一批,以後看形勢發展還可以再派,畢竟,呂宋對我們的價值不亞於,將來甚至還會高於瓊州”,接著看向了黃文斌。
吳海軍也點了點頭,說道“眼下蒙元還很強大,我們隻能慢慢積蓄力量,瓊州畢竟還是屬於蒙元的宣慰司轄地,我們在這發展2年多了,但是效果有限,至今未能控製全路,甚至連第一寨都還沒拿下;
更重要的是,即使我們有了拿下全路的實力,也不敢貿然行動,畢竟,官兵從雷州等地過來增援太快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