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海軍也照著王濤的樣子,走到前麵,說道“蒙元養兵百萬,雖然精銳確實如王經武所言,隻有50萬左右,但是卻還有至少60—70萬的普通漢軍、簽軍和普通麗軍等等;
這些軍隊雖然戰力有限,但也全部都由元廷供養,這還不算各地的官吏書辦、學正、佐吏和吏目等等也靠元廷養活的公務人員,僅就養兵一項,隻稍低於前宋,達到了全部財政開支的60左右;
如果算上那些由朝廷養活的公務人員,蒙元的賦稅收入,隻能是剛夠開支,這還是在前宋的基礎上算的,前宋雖然賦稅沉重,但主要還是戰費開支太大,又要長期築城防守,但即便如此,最重的時候也隻是跟蒙元現在的稅賦持平;
但是蒙元就不打仗嗎,不,大家也都知道,從宋亡以後這近10年,哪年不是四處興兵,從北到南,從東到西,天天幾乎都是羽檄飛馳,幾乎沒一刻消停過;
這種情況下,原先元廷攻宋時所謂的減免稅賦、普施仁義頓時蕩然無存,賦稅這些年比起前宋最重時還要高出2成,衙役軍兵日夜催征,南方北方都是人口銳減、逃避稅賦之人絡繹於途,凍餓而死者相望於路;
然而,即使這種要把生民百姓全部逼上絕路的政策,還是不能滿足年年征戰帶來的大規模開支,蒙元的財政狀況,已麵臨枯竭,如今衙役簽軍的月俸軍餉全是所謂的寶鈔,這寶鈔現在已經貶值到不及其賬麵數的百分之一,猶如廢紙;
已經有簽軍官兵和衙役餓死的事情出現了,我們在雷州路和徐聞縣,已經是見識過了,我們帶到山裡的這些人,一大半都是衙役佐吏和即將被征發的簽軍,若是能夠活下去,他們會跟我們走嗎;
眼下探馬赤軍、侍衛親軍和漢軍的軍餉勉強還能發放,麗軍和蕃軍的軍餉大都靠自行籌集或搶掠而來,但佐吏、衙役和簽軍如果一直這樣,一旦天災斷糧,地方隻要出一點點事情,就有可能像火星一樣燃燒,根本無法短時間撲滅,何況,蒙元的精兵,一時也調動不過來;
而我們,已經做好了許多準備,足以出山一戰,當然不會馬上擊敗蒙元,但是先割據一方,是有可能的,我們有哪些準備,高哥,你來說吧”吳海軍指了指高建國。
高建國點了點頭,也走到前麵,說道“兵力情況,目前我們有王經武、張文燦率領的900精兵,吳玉山、齊孟平率領的1500預備兵,另外,我們還可以隨時征發2000左右的後備兵員,就兵力情況來說,我們打出山外,橫掃整個瓊州路都沒有問題;
就糧食情況來說,我們現在已有良田近千頃,山田200多頃,按2季收獲量算,約可收糧15萬石,今年上繳了元廷4萬石,我們自己消耗了5萬石,還可餘6萬多石,如果我們不上繳元廷,這些糧食,足可養兵4萬;
冼南海笑著點了點頭,其他人都是一臉的驚訝,高建國接著說道“其實我們種植的占城稻可一年3熟,至少在這瓊州路是可以做到的,但是,那樣的話,用工太大,而且單季產量不高,所以我們沒有去做什麼改進,不過即便這樣,我們糧食怎麼都夠了;
鹽的事情,曬鹽的方法都已經公開了,我們現在是怎麼都不缺鹽吃了,還是好鹽,靠海吃海哦”,高建國笑了笑又說道“其實我們隻是計算了我們在山裡的兵力,但是,山外,其實我們也有兵力”
“山外”李烈興突然脫口而出,很顯然他是有些奇怪的,因為有些事,他那位舅舅從未跟他提起過,其他人大概知道一點,但不是很詳細,也是全部看向高建國。
“玄風老弟已經跟張賢元哦現在應該叫張玉田”高建國笑了一下繼續說道“彙合了,據前幾天才到的書信裡說,由於病停的原因,張玉田已經被臨時任命為下萬戶,兵力將達到3000人;
另外,冼真和呂世明前幾個月來信,說他們已經初步在呂宋站穩了腳跟,眼下正借著白家的名義,大肆招收前宋的潰兵散卒,想來3個月後,颶風止息之時,就會有新的書信過來;
另外,我們的礦石冶煉、盔甲兵器製造、房屋建造和新式船舶的事情,黃洪宇來給大家說說吧”高建國笑著跟黃文斌點了點頭。
黃文斌沒有像他們那樣,跑到前麵去站著說,還是坐在自己的座位上,大聲介紹情況“現在因為征發了一部分第一寨的青壯,不過也是給工錢或糧食的,我們沒有征發什麼勞役哦”黃文斌笑了笑;
繼續說道“所以礦石開發的速度和量都增加了許多,但是因為鐵匠人數不夠,盔甲兵器打造的量還沒有大的提升”,“我聽阿倍說,帶回來一些工匠啊”冼南海問道;
“那點人哪夠,而且那幾十個工匠也不全是打鐵的,什麼泥瓦匠、木匠、篾匠等等,鐵匠才幾個人,而且對我們這精鐵礦的情況不清楚,還是按老辦法來,還要先把他們教清楚才行”;
黃文斌繼續說道“目前月產盔甲約1千副,弩箭200架,改進長弓500副,戰刀1500把,長槍1000支,箭支支,另外,你們說的碗口銃我和江同作了些改進;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